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代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篇《长恨歌》多么有文采风情,十首《秦中吟》则是匡时济世的正声。
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
世间的富贵我大概没有缘分,身后文章才会留下我的声名。
别笑我气粗,满口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注释
元九:指元稹(微之);李二十:指李绅。这二人都是诗人白居易的好友。
长恨:指诗人于元和元年(806年)创作的著名长诗《长恨歌》。此诗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对唐玄宗的重色误国进行了某些讽刺,所以他自认其诗有风人之情,美刺之旨。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因遭谗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自己虽在政治宦途上遭挫,但多年来所创作的几百首诗文却足以自矜。于是,他“检讨囊帙”,将约八百首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编成十五卷,集成后题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514-515

赏析

  此诗既是诗人为自己的诗集题记,又是赠友之作,而且是“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全诗八句,诗人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先列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强调其情感文采;再列出讽喻组诗《秦中吟》,强调其社会价值:接近《诗经》之“正声”。白居易特意列举出了自己的这些作品,意在表明自己的以诗歌干预现实的思想和自己成功的实践。

  诗第三、四两句下,诗人曾分别自注:“元九向江陵日,尝以拙诗一轴赠行,自是格变。”又注:“李二十尝自负歌行,近见余乐府五十首,默然心伏。”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谢宣城朓诗

南北朝沈约

王乔飞凫舄。
东方金马门。
从宦非宦侣。
避世不避諠。
揆予发皇鉴。
短翮屡飞翻。
晨趋朝建礼。
晚沐卧郊园。
宾至下尘榻。
忧来命绿樽。
昔贤侔时雨。
今守馥兰荪。
神交疲梦寐。
路远隔思存。
牵拙谬东汜。
浮惰及西昆。
顾循良菲薄。
何以俪玙璠。
将随渤澥去。
刷羽泛清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凯乐歌辞三首 其一 述帝德

隋代牛弘等奉诏作

于穆我后,睿哲钦明。膺天之命,载育群生。开元创历,迈德垂声。

朝宗万寓,祗事百灵。焕乎皇道,昭哉帝则。惠政滂流,仁风四塞。

淮海未宾,江湖背德。运筹必胜,濯征斯克。八荒雾卷,四表云褰。

雄图盛略,迈后光前。寰区已泰,福祚方延。长歌凯乐,天子万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清乐 其八

宋代赵佶

佳气青葱覆紫空,青精羽驾命元童。

逆风浩荡三千里,七返香烟处处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直讲纪咏 其十一

明代陈子壮

尊俎无能劝一筹,兼资章句备宸猷。讲规刻日中书派,文牒分忙部吏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头绝句 其九

明代程本立

金杯阿刺吉,银筒速鲁麻。江楼日日醉,忘却在天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藤州同黄大参士弘将往勾漏先寄邕州舍弟

明代欧大任

苍梧犹在夜郎东,棣萼空歌不可同。解缆镡津朱鸟外,飞书邕筦白云中。

讵无石髓逢王烈,尚有丹砂待葛洪。千里西陵诗早寄,片帆何处挂秋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塘避暑

元代张弘范

避暑溪塘上,悠然世虑疏。挂冠疑过鸟,濯足碍行鱼。

雨过波纹细,风来树影虚。消磨长日事,棋罢数行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洺关即事

清代周冠

临洺关下来时路,再策归鞭夕照迷。南国不闻驰露布,北畿新见驻云旗。

地居荒漠难言守,战有先声愿出奇。安得健儿三百辈,欃枪直扫肃潢池。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