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元九后咏所怀

唐代白居易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秋天 思念 友人 孤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
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
故人远别,令我心中无乐。
不要说我没有送你到门外,我心已跟随你远去。
知心之人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
你一去,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顿觉它是空荡荡的。

注释
零落:指脱落。
萧条:指寂寥冷清的样子。
槿(jǐn):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夕凋。
幽闲:闲适自得。
故人:旧交,老朋友。
中怀:

赏析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

  

创作背景

  《别元九后咏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元和元年(806年)送别元稹之后写的,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参考资料: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揠苗助长

先秦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琴溪宅分韵得纪字

明代何瑭

国子先生前太史,大暑开筵梵宫里。南风生凉差可喜,况有冰浆浸寒李。

饮酣执盏逡巡起,一语相期誓终始。诸公尽是天下士,瀛海散仙安足拟。

人生百年风过耳,愿竭丹心报天子,名垂万古无泥滓。

莫笑狂歌同下里,四美二难聊用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霍韬

罗浮短木横昆崙,铁柱撑云九万春。苍藓石根留鸟篆,一年风雨一年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王恭

山禽奔奔好羽毛,翼短飞低恋榛莽。荒原野径薜荔稀,莫惮王孙便飞去。

原头八月起秋风,寒菊初花枸杞红。雌雄相随莫相斗,官里频将锦衣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八章呈王园长先生

明代陈邦彦

明明圣朝,世载其德。如何不造,遘此倾侧。彼氛伊何,云胡为慝。

帝陟于天,我声其赫。

明明圣朝,同符炎汉。爰即旧邦,以宏宵旰。维此元祀,建武则同。

明明天子,载缵武功。

天命纯佑,诒我元臣。兴于海国,迪兹群伦。于巘于原,周咨既均。

爰宅镐丰,亦咸厥勋。

睇彼燕山,遗弓渺止。奋章就道,忧心悄止。帝曰俞哉,胡乃骄矣。

有指疆土,不崇朝矣。

钟山巃嵷,高皇之宫。四牡业业,护此郁葱。天子曰都,绥予纯嘏。

匪梦匪卜,中兴是辅。

其辅维何,毋为波颓。君子之光,以须群材。群策具举,王犹靡悔。

既平陇蜀,□□其喙。

南有狂生,其愚维杞。闻变俶装,宵旦靡止。如彼嫠妇,不恤其纬。

芜言匪嘉,鉴于天子。

狂生之狂,载谣且歌。声与泪下,其与几何。亶惟夫子,弗讥弗诃。

愿附青云,庶几不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其一

宋代李纲

是心本纯白,利害俶扰之。陶然到醉乡,还此未扰时。

古人重酒德,妙意端在兹。嗟予数杯量,径醉不复疑。

既得醉中趣,安用杯常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熙六年端午帖子词·皇帝合六首

宋代崔敦诗

避暑深宫消永昼,函风广殿起凉秋。
宸心未惬高明适,志在山东二百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宋代吴文英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澹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