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寝

唐代白居易

何处春暄来,微和生血气。气熏肌骨畅,东窗一昏睡。
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烂熳不能休,自午将及未。
缅思少健日,甘寝常自恣。一从衰疾来,枕上无此味。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307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剥榆歌

清代魏象枢

黄沙日暮榆关路,烟火尽绝泥寒户。路旁老翁携稚儿,手持短铁剥榆树。

我问剥榆何所为,老翁倚马哽咽悲。去岁死蝗前死寇,数十村落无孑遗。

苍苍不恤侬衰老,独留余生伴荒草。三日两日乏再饘,不剥榆皮那能饱。

榆皮疗我饥,那惜榆无衣。我腹纵不果,宁教我儿肥。

嗟呼此榆赡我父若子,日食其皮皮有几。今朝有榆且剥榆,榆尽同来树下死。

老翁说罢我心摧,回视君门真万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唐代岑参

时辈似君稀,青春战胜归。名登郄诜第,身著老莱衣。
称意人皆羡,还家马若飞。一枝谁不折,棣萼独相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平泉山居,赠沈吏部一首(中书作)

唐代李德裕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殁世有遗恨,精诚何所如。
嗟予寡时用,夙志在林闾。虽抱山水癖,敢希仁智居。
清泉绕舍下,修竹荫庭除。幽径松盖密,小池莲叶初。
从来有好鸟,近复跃鲦鱼。少室映川陆,鸣皋对蓬庐。
张何旧寮寀,相勉在悬舆。常恐似伯玉,瞻前惭魏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观澜阁

明代霍与瑕

水色溶溶薄雾,山光淡淡明沙。试倩渔郎寻去,隔江疑有仙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水仙二首 其二

清代费墨娟

纷纷红紫总堪夸,我独潜身在水涯。霜比姿容冰比骨,羞随群卉斗繁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刘晦卿月楼图并钱秋阁之行乃不犯月楼宇

宋代陆文圭

君不见刘越石,晋阳铁骑围城急。
一声长啸震山谷,抛弓散走群儿泣。
又不儿庾元规,武昌僚佐相追随。
坐据胡休夜笑语,不知宝主竟为谁。
枕戈待旦成可事,终镶著鞭先士稚。
况复西风尘污人,茂宏举扇思还第。
嗟嗟二子逢世乱,误长清谈空致患。
争如今夕倚兰人,一生饱嘎升平饭。
百城桴鼓夜不鸣,万里山川秋愈明。
黄鹤孤飞白鸥睡,卷帘露气下三更。
初听笛声何激烈,再听书声更清越。
素娥密约无人知,今秋丹桂来先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钱舜举画梨花

元代柯九思

洛阳城西千树雪,走马看花遍阡陌。金鞭换酒为沈□,烂醉花前扶不得。

粉香薰透诗人脾,思入吴笺洒残墨。别来风雨难为春,客怀几度孤清明。

壮游回首已陈迹,一声啼鸟心魂惊。苕溪居士获天趣,造化潜移不知处。

玉容寂寞澹春寒,犹记香山旧时句。羡君好古清有馀,励志耻作黄金奴。

梅边握手恨不早,老眼半世空江湖。画图诗笔耀当代,大嚼屠门意殊快。

更须什袭为珍藏,静里春光常自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妙观

元代吴全节

榴皮书壁走龙蛇,池上芭蕉又见花。北阙恩承新雨露,西湖光动旧烟霞。

春风日长玄都树,秋水星回碧汉槎。修月功成三万户,蕊珠宫里诵《南华》。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