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5篇诗文
若有昆崙之西岷峨阴,天文上属井与参。危峰列嶂高万仞,色映银汉光沉沉。
忆初康回触折天柱时,娲皇炼石补天多苦心。故将太白作天骨,斯山独与同嵚崟。
势连西域白不断,极目万里皆瑶簪。阴风号寒滕六过,琪花六出成琼林。
飞鸟不敢度,矧有哀猿吟。光晶熠耀可望不可近,使人对此毛发寒森森。
其中何所有,冰蛇长十寻。雪□与雪鼠,谷底藏尤深。
万年坚冰消不得,岂畏夏日能流金。几回霜台闲骋目,独爱爽气清予襟。
何当乘风问真宰,请化此雪为甘霖。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