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15篇诗文
自读西征赋,时推西晋才。忽传中散驾,云自谼中来。
文岂净而浅,人仍美且䰄。九方轻牝牡,八尺是龙騋。
虚左成均席,登歌京兆杯。名高鳷鹊观,气逸凤凰台。
六馆峥嵘重,三都次第裁。他时结驷过,莫遣破苍苔。
鞍背船唇滋味。都向此间交递。十载邮亭三驻马,甘苦自家尝试。
残月五更头,旧梦新愁萦系。
往日凌云豪气。今日倦游情思。辘辘轮蹄朝复暮,转毂此心真似。
回首望南夭,一片碧云无际。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