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三 咏蚯蚓

宋代汪炎昶

群动各矜奋,尔独聊优游。引颈欲出穴,忽缩寻无由。

物资爪牙利,一饱才能谋。尔形独何殊,宜有馁死忧。

乃能乐清夜,和我商声讴。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2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粤中纪游 其四 越秀山镇海楼

清代陈忠平

日挂檐牙碧,阴晴六百年。一江舒白练,万宇缩青田。

人似云中鹤,眸横海上天。炮台依旧在,只不识风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平阳高庭英索诗强为一绝

元代耶律楚材

一川秋色满东篱,雁字行行自写悲。试问省庵何所省,黄华红叶总堪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其一

明代李云龙

洞口花冥冥,鸟啼不知处。风吹石上泉,散作岩前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子篇

明代欧大任

双鸿春北归,秋风复南翔。游子在万里,何以长相望。

出门别慈母,兄弟亦殊方。明星思井舂,岂无黍与粱。

朔风感肌骨,岂无衣与裳。负米心徒勤,织缣宁可将。

他乡南斗前,惟愿亲寿康。眷彼归飞翼,俛默摧肝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青画作直幅,别为四绝句书之 其四

清代朱祖谋

史局金门绊几春,翩然鸥性故难驯。明朝载酒挐音去,我亦江湖汗漫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人送桧植于当门偶成

宋代陈著

山人知我岁寒情,十里移来老眼醒。
凿破苍苔方丈地,种为门户四时青。
青寒亦自雪霜意,世变从他风雨腥。
牢立本根须畅茂,不施巧结看真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答王安之因石榴诗见赠

宋代梅尧臣

当年仕宦忘其卑,朝出饮酒夜赋诗。
伊川嵩室恣游览,烂熳遍历焉有遗。
是时交朋最为盛,连值三相更保厘。
谢公主盟文变古,欧阳才大何可涯。
我於其间不量力,岂异鹏抟蒿鷃随。
见君弟兄入太学,俊誉籍籍闻一时。
而今两鬓各已白,偶因赠酬言及斯。
升沉是非休要问,百岁欢乐谁能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踏莎行(题中仙词卷)

宋代周密

结客千金,醉春双玉。旧游宫柳藏仙屋。白头吟老茂陵西,清平梦远沈香北。
玉笛天津,锦囊昌谷。春红转眼成秋绿。重翻花外侍儿歌,休听酒边供奉曲。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