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十一首 其六

唐代李华

汉时征百粤,杨仆将楼船。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骚然。

岛夷非敢乱,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怀璧,防身辄控弦。

三军求裂土,万里讵闻天。魏阙心犹在,旗门首已悬。

如何得良吏,一为制方圆。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 赠岳散人

金朝马钰

悟道散人姓岳。秘密玄机把握。终日抚心琴,便是蓬莱仙乐。

仙乐。仙乐。聒透身中华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即事

唐代方干

趍世非身事,山中适性情。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声。

树影搜凉卧,苔光破碧行。闲寻采药处,仙路渐分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三顾山次王子启

元代刘崧

闻子避地日,南登三顾峰。长吟白云里,笑拂青芙蓉。

芙蓉何亭亭,秀色相倚叠。仙人坐中顶,气与元始接。

俯视白下城,累然若蓬丘。淦水不可涉,西山焉得游。

谁能拥长彗,蜂蚁罄一扫。莫遣秋风尘,惊飞污瑶草。

瑶草萋以绿,繁华谁敢争。永怀东海客,身隐扬令名。

拂衣本馀事,终亦恋冀阙。献纳倘未酬,从君卧萝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邓二南还

明代朱诚泳

西来情款款,南去计匆匆。走马辞关右,看山过洛中。

江湖千里隔,池馆几时同。亲旧风流少,长歌渭水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二

明代释今无

钟声犹傍寺,海气已惊心。地是人间尽,云从此路深。

风波供旅思,岛屿忆秋林。回首天山雪,何由寄一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阮步兵

清代高日新

长啸哭途穷,风流怀阮公。胸真多块垒,时定少英雄。

白眼相看外,黄垆酣饮中。步兵堪吏隐,谁与测冥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王饶州 其二

宋代洪适

忆曾簪笔侍明光,细细熏香拱御床。正掌丝纶开画省,忽严兵卫坐黄堂。

一时童子能骑竹,三郡词人总咏棠。汉世公卿尽良吏,趣归须著紫荷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移东兵剿南贼

元代方回

破贼须先易,行军要出奇。霆轰当不测,乌合本无知。

夏税催科日,秧田插莳时。扫除如少缓,两不便公私。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