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没蕃故人

唐代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
吐蕃和唐朝断了音讯,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
战场上无人收拾废弃的营帐,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
想祭奠你又怀疑你还活着,此时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沈涕。

注释
没蕃(fán):是陷入蕃人之手,古代称异族为“蕃”,此处当指大食,即阿拉伯帝国。蕃,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在今青海、西藏一带。当时唐、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月支:一作“月氏”。唐羁縻都督府名。龙朔元年(661)在吐火罗境内阿缓城置。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约公元8世纪

鉴赏

  诗人的一位老友在守卫月支的战役中,因全军覆没而生死未卜,下落不明。故以“没蕃”为题写诗表达伤怀。

  首联交代全军覆没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前年”,前年战败,现今才写诗。这是因为作者在等侯确切的生死消息。在这次战斗中,唐军全师覆灭,友人是生是死,由于消息断绝,无法肯定,故诗人不敢贸然动笔。这种感情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是很通常的。然而,老友的消息都一直没有听到。“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蕃汉之间消息已完全断绝,两年之中一无所获,则友人无论是死是生,都意味着永运离别了。死了,固不用说;活着,也是做了蕃人的奴隶,不能回还了。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是通过想象,描写战败的惨状:“无人收废帐,归马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5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师雷神七首

隋代佚名

言言祠宫,爰考我礼。
维西有疊,维东有洗。
爰洁爰条,载荐其困。
神在何斯,匪远具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鸱夷子皮赞

唐代李华

龙蟠幽谷,非时则伏。
蝉蜕高枝,饮露而飞。
进如风行,退若云归。
冥冥其几,赫赫其居。
于越霸兴,强吴荡荑。
功成不居,先生得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

宋代张抡

人间何处难忘酒。□□□□□□斗。不是慕荣华。惟愁月□□。
□□□□□。□□□□□。一盏此时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廿六日雪后赴金太常南郊观礼有述

明代陆深

三级围环八柱擎,碧青浮动日华明。万年礼乐归真主,一代彝章见大成。

天压周庐元咫尺,雪消驰道转澄清。微臣将事依龙衮,试向瑶台最上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蔡文学去疾甫裒然小试首矣两岁冬袖所作贽余痛饮旬日而别意欲得余一言耳沃之酒歌以送之

明代王世贞

吾怜蔡荣名,不荣龊龊尘世名。纵然茂才冠东越,自有微尚依西京。

吾怜蔡去疾,不去陶陶酒人疾。小饮犹倾三百杯,大醉须眠一千日。

两年两叩先生门,沾沾所见惬所闻。袖携天台石,吐作弇山云。

先生舍身作道民,南山黯没干将文。瓮头颇足中山酒,祇是无名可借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莲

清代路秀贞

雨过暗闻香,凌波试淡妆。珊珊仙袂冷,鸥梦伴银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洪城沈运干新园三首

宋代程公许

花压墙头柳映门,红城一曲沈家园。
意行自与春风约,休问新亭卖酒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八首 其五

元代王行

晚岫含残日,寒波荡远空。层栏人独倚,秋思渺无穷。

张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