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注释
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参考资料: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4-45

赏析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侍御平海凯歌 其三

明代顾璘

阊门晴日射金戈,马上常麾白羽过。貔虎晓屯云作阵,鲸鲵夜斩血成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唐代杨巨源

明朝晴暖即相随,肯信春光被雨欺。且任文书堆案上,
免令杯酒负花时。马蹄经历须应遍,莺语叮咛已怪迟。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秋

唐代杜荀鹤

年年名路谩辛勤,襟袖空多马上尘。画戟门前难作客,
钓鱼船上易安身。冷烟粘柳蝉声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自是侬家无住处,不关天地窄于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唐代沈回

今来游上苑,春染柳条轻。濯濯方含色,依依若有情。
分行临曲沼,先发媚重城。拂水枝偏弱,摇风丝已生。
变黄随淑景,吐翠逐新晴。伫立徒延首,裴回欲寄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香诗 其四十八 柳眉

元代郭居敬

东风蕴藉学张良,画出章台翠叶长。好看晓烟轻湿处,胜如镜里麝煤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汉影

宋代周兑

法身无著本来空,应供随缘处处同。偶向石间留个影,一轮秋日碧潭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王丞相荆公

宋代郭祥正

谢公投老宅钟山,门外江潮去复还。欲买扁舟都载月,一身和影伴公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旗亭谁唱渭城诗

金朝元好问

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