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156篇诗文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三江既入九派分,南江北江相与邻。中泠一滴浑不得,滔滔清彻岷山脉。
故家门掩岷山云,送江入海窥蓬瀛。山遥海阔三万里,一芥不浮长止止。
六鳌不动风不摇,烂银城阙明霞起。回头观此破屋壁,千涛万浪寻无迹。
乡来有术只观澜,只今观画宁无术。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