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饮

唐代李商隐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
烛分歌扇泪,雨送酒船香。
江海三年客,乾坤百战场。
谁能辞酩酊,淹卧剧清漳。
饮酒 感慨 身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以继日的酒会还容得我鬓发衰白的人,这幕府开设筵席是在我远离家乡的地方。
灯烛流淌的泪珠分滴在歌女扇子上,夜风吹来了细雨伴送着满船的酒香。
我漂泊江湖,作了三年幕客,这莽苍天地,变成了百战之场。
在此时此刻,谁能推辞酩酊一醉?我长久躺着,赛过刘桢病卧清漳。

注释
卜夜:春秋时齐陈敬仲为工正,请桓公饮酒,桓公高兴,命举火继饮,敬仲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见《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晏子春秋·杂上》、汉刘向《说苑·反质》以为齐景公与晏子事。后称尽情欢乐昼夜不止为“卜昼卜夜”。衰鬓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前后。作这首诗时,李商隐正在梓州柳仲郢幕府之中。中国文人早就有了“三十而立”之说,而此时的李商隐,已过不惑之年,偏偏功又不成,名又不就,四处做人幕僚,终日为人差使奔走,这不能不使他悲苦万分。   

参考资料:

1、 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12-114

赏析

  借酒浇愁,大概是中国文人最常见的消愁方式了。一生沉浮于牛李党争旋涡之中的李商隐,常年寄人篱下,满腹忧郁,一直坎坷不遇,自然也与酒结成了好友。这首《夜饮》诗,就抒发了他远在异乡,身患疾病,借酒消愁的苦闷、悲凉心情。

  “卜夜容衰鬓,开筵属异方”,诗的头两句就道出了他心中的这种苦闷,为全诗打上了一层哀怨、凄凉的底色。诗的首句用的是《左传·庄公二十二年》的典故,陈敬仲为齐国工正(春秋时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一次,他请桓公饮酒。桓公在酒宴上喝得很痛快,天黑时,桓公命令举火继饮。陈敬仲辞谢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后来便称畅饮无度、昼夜不休的饮酒为“卜昼卜夜”。当然,李商隐这里的“卜夜”并非指夜以继日寻欢作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代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菜

明代陶宗仪

晓起畦丁送,长斋思益清。平生耽此味,厌说五侯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蛮滩

明代张弼

碧流晴映晓霞班,杨汇双江叠乱山。惊向华胥回短梦,篙师聊喜过蛮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故秦比部少说尝为御史

明代王世贞

两都台省并称雄,名姓先朝抗疏中。和璧苍蝇元不染,鲍家骢马渐难工。

浮云自失三舂色,大泽长回九辨风。若语莼鲈秋后味,步兵元合醉江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归

清代王珍

青皇整驾欲何归,满苑残红蝶已稀。恼杀无情春又去,空留莺语怨斜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子年还朝饮酒六绝句 其四

宋代韩驹

爱酒渊明爱也无,无人为我著钱沽。起呼老瓦尝官酝,一炷寒灯夜自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秋自喜信笔

宋代曹勋

袅袅秋色来不悭,翩翻落叶铺阑干。
藏莺杜燕圃中静,庐叶藕花波水寒。
我生逢辰似陆贾,老去恨未归长安。
天公赐以八旬老,客况如寄僧家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暇日过吴佥子亮宝艺斋偶赋

元代梁寅

长安繁华子,锦绮为衣裾。千金欧冶剑,百金大秦珠。

腰带玉麒麟,马鞭青珊瑚。斗鸡杜陵曲,走马黄山隅。

一朝歘自厌,谢遣轻儇徒。出市卖骏马,下帷事诗书。

落笔慕班扬,开口论唐虞。既膺丞相荐,诏徵诣公车。

三十秘书郎,四十谏大夫。不登金张门,掉臂许史庐。

结知万乘主,入侍九重居。里闾共嗟叹,金玉竟何须。

六艺信为宝,少年毋自疏。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