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抽思

先秦屈原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
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
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
昔君与我成言兮,曰黄昏以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
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
愿承间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
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
何毒药之謇謇兮?原荪美之可完。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
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
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
既惸独而不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
道卓远而日忘兮,原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
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乱曰:长濑湍流,溯江潭兮。
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
轸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隐进兮。
低徊夷犹,宿北姑兮。
烦冤瞀容,实沛徂兮。
愁叹苦神,灵遥思兮。
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
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
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楚辞 回忆 抒情 愤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里的忧愁万分郁结,孤独地唉声叹气不断悲伤。
思来想去怎么也不能开怀,只恨长夜漫漫天总不亮。
悲叹秋风一来草木枯黄,坏人当道真是一片糟糕!
每当想到楚王动辄发怒,我就胆战心惊痛苦悲伤。
真想疾起狂奔远去他乡,看到百姓痛苦镇定思量。
我把内心想法讲了出来,把它拿来赠给我的楚王。
楚王曾经与我有过约定,他说黄昏时分相会一趟。
谁知楚王半路改变想法,一反过去态度另有主张。
对我炫耀他的美好姿态,向我展示他的艳丽衣裳。
与我有约你却言而无信,为何反而对我发怒逞强。
本想找个机会说明情况,

创作背景

  现代多数研究者认为此诗作于楚怀王时期,当时屈原见疏,放逐汉北地区,时间当在公元前304年(楚怀王二十五年)至公元前301年(二十八年)之间。   

参考资料:

1、 王承略、李笑岩译注.楚辞.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108-114
2、 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94-103

赏析

  “抽思”取之于诗篇中“少歌”之首句。对“抽思”的解释,王逸《楚辞章句》谓:“为君陈道、拔恨意也。”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抽,拔也。思,意也。”王夫之《楚辞通释》说:“抽,绎也。思,情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以为:“抽,拔也。抽思,犹言剖露其心思,即指上陈之耿著言。”

  从体式上看,此篇有个与它篇不尽合一的独特篇章结构:除篇尾有“乱辞”外(这是《九章》中多数篇所具备),还增加了“少歌”与“倡曰”两种形式,此为它篇(如《离骚》、《九歌》及《九章》其它篇等)所罕见。所谓“少歌”,朱熹《楚辞集注》认为乃类同于“小歌”,是诗章前部分内容的小结。

  所谓“倡曰”,即是“唱曰”,是诗章第二部分内容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洛阳愁绝

唐代温庭筠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惜别 抒情 愁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柔直知郡挽诗二首

宋代李弥逊

世路狐狸正急贤,并游长恐着鞭先。
龚黄政术江湖上,贾马声名雨露边。
白发空违三斧养,青衿独抱一经传。
伤心才大难为用,不为酸风说泫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霞谷来顾西园送别时北上谒选

明代陈吾德

公车待诏出长安,曾记青尊共岁寒。逸足自言千里易,高栖犹借一枝难。

西园地僻携琴至,北极天遥倚剑看。自是郑庄能爱士,肯教词赋滞儒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洪光寺柏径

清代沈岸登

峰盘十八。翠盖阴连苔磴滑。人影西东。杖底香云木末钟。

绣幢斜矗。初日高林红未足。倚定层栏。圆殿无尘佛火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公懿得颍人惠糟粕分饷并遗杨叔恬

宋代梅尧臣

头尾接清淮,淮鱼日登网。
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谁得嘉贶,曾靡独为享。
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郡将劝农

宋代胡寅

仁政惟敦本,躬行岂好夸。
舞停衫颺雪,盘藉绮如霞。
童马争骑竹,村庞息吠花。
向来观馌地,和气满家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阻风岳州回寄曹汉阳

宋代项安世

病里牵船去赵沱,醉中题字寄曹皤。卧听别语心难遣,起看家山路不多。

晴日上江卿大好,北风吹浪汝云何。早知七日桃花峡,且可千钟竹叶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采诗方道成

元代梁寅

乾坤清气治朝音,碧海明珠价万金。他日江南方氏集,流传应遣到鸡林。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