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采诗方道成

元代梁寅

乾坤清气治朝音,碧海明珠价万金。他日江南方氏集,流传应遣到鸡林。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2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

唐代元稹

宋玉秋来续楚词,阴铿官漫足闲诗。
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
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
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
近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
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
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床夜夜眠。
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
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时半夜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元夜

宋代毛滂

翟辇遥窥日角丰,阳光浮喜散云同。
海山不动双龙矫,天信频颁一鹤通。
大胆越照临清景内,唐虞消息笑声中。
六街鼓舞谁能强,三尺儿童识帝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东白许元发

宋代谢翱

昔我来南方,采药与君遇。仙核堕寒芜,水花明远渚。

云空参语外,露下离立处。别来荒烟中,五阅寒与暑。

寒暑岂异初,肌发不如故。闻处人道变,未得世病愈。

驱车望东白,此情那可溯。倘及乘青蜺,为君拂尘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邹莆田见传葬书

宋代刘克庄

令君葬说其传远,一字真堪直一缣。
惜似辨材藏禊帖,爱如房相笔楞严。
略疏脱误烦重校,尽扣精微恐不廉。
欲卜寝丘何处是,凭高试为指东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梅

明代佘翔

冰霜满眼岁将残,万木萧条不耐看。漏泄江南春信早,一枝初破雪中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昆崙行送大司空朱公驰驿还豫章并呈唐太常万直指

明代胡应麟

君不见黄河之水来昆崙,浊流万里经龙门。环嵩绝华不少息,吞吐日月排乾坤。

天吴扬澜九河溢,大泽龙蛇起原隰。洪荒不解尧舜忧,平成却藉司空力。

自从大禹作司空,百川四渎俱朝宗。锁压支祈镇淮甸,至今玉策垂神功。

国家定鼎幽燕北,财赋实仰东南域。河渠一线廑帝衷,维时首赖平江伯。

二百年来飞挽停,肃皇之末何邅迍。千艘莫进饷道阻,临朝南顾嗟群臣。

我公崛起江之右,列星显化神明胄。匡庐彭蠡毓精华,西山南浦钟奇秀。

早年通籍谒承明,中岁翱翔汉两京。一朝起任虞庭事,九官四岳咸推能。

沛渠已淤徐方塞,巨浪滔天势难遏。两岸洪波迥莫分,百年故道谁能识。

神功实始南阳口,夏村既道留城走。报国难将宠辱惊,乘时大展经纶手。

栉风沐雨卧不宁,追逐魍魉驱玄冥。八年胼胝勋绩就,青天不动黄流平。

东连扬子息江涛,北望天津散海潮。车书万国看王会,玉帛群方贺圣朝。

隆庆之中河再决,帝谓元臣有遗烈。一麾暂驻淮泗清,风雷寂静波涛绝。

飞廉导车屏翳从,冯夷海若应潜踪。金书鸟篆迹灵秘,异时彷佛岣嵝峰。

大禹功高古来少,姬旦才多心转小。门下争看桃李荣,车前肯使骅骝老。

纷纷制作悬丹霄,驰驱阮陆追风骚。元和文誉斗山重,天宝才名今古豪。

三朝出入方垂注,投簪忽拥南归骑。苍生常恐谢公閒,黄阁难留疏广去。

楼船箫鼓出皇州,锦缆牙樯作胜游。群公祖帐灞陵晚,万姓环看渭水秋。

迢递关城望乡邑,浮云渐送匡山色。暂舣兰舟水驿滨,故老相逢话胸臆。

酒阑倚剑心飞扬,语及前朝俱感伤。丈夫报国志犹在,星辰错落双干将。

旌旗明发川原阻,著绣昼行谁与伍。滕王阁上几留宾,孺子亭前频吊古。

即今廊庙求贤急,肯使元勋卧黄石。绿野堂开祗暂留,终须勉为苍生出。

五老东南势转尊,三台佳气正氤氲。鸾笺倘逐蒲轮到,极目燕台五色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孙陈二弟 其一

宋代洪适

城东卜筑有期无,须为檐楹动百株。可忍非时归爨下,合尖何似助浮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严诜擢第归蜀

唐代岑参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梁寅

梁寅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