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莎栅联句

唐代韩愈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 ——韩愈
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 ——孟郊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六陵

清代顾炎武

六陵饶荆榛,白日愁春雨。山原互起伏,井邑犹成聚。

偃折冬青枝,哀哀叫杜宇。海水再桑田,江头动金鼓。

蹑屩一迁逡,泪洒攒宫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官山

宋代曾极

城破辕门宴赏频,伶伦执乐泪横巾。
骈头就戮缘家国,愧死南归结绶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毗陵三题 其四

宋代释居简

独孤手自种,操与独孤双。风怒掀秋干,涛翻响暮江。

卷它新步障,开此碧油幢。千载东归鹤,时来话旧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 其十五

明代薛瑄

才罢沿流又溯流,关河不尽兴悠悠。书生别有胸中略,閒看横江万斛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卢知府归杭州 其二

明代杨士奇

圣朝宣化需贤守,土屋茅櫩望更深。白发未多身未老,莫教泉石引乡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黎文学惟仁

明代区大相

昔在衡门下,园庐或互游。有时风日美,樽酒话林丘。

欢然共携手,卒岁事西畴。何意饥寒逼,中年为贫忧。

杖策入帝京,五上敝貂裘。幸遇休明际,泥涂终见收。

渔钓皆被猎,牧豕亦封侯。生平多卤莽,此际惧愆尤。

古人戒末信,今兹慎家修。夫子秉高尚,晚节更清幽。

割席方自此,代庖非所谋。高风不可泯,重谊莫能酬。

常恐平生负,终贻岩壑羞。安能茂稷契,抗迹揖巢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

宋代王禹偁

臣闻伏羲画卦朴且淳,苍颉迼字初有文。
大篆小篆八分体,楷隶章草何纷纭。
因兹八法各有要,遂使六艺区以分。
其中最难惟草圣,玄妙功夫自天性。
又闻关雎本王化,四始洋洋风化下。
比兴赋颂六义分,乃有变风兼变雅。
仲尼删後屈平作,郢客李陵斗名价。
古来诗道难得人,其唱弥高和弥寡。
如今草圣与雅言,尽在吾皇万机暇。
元年十月近乾明,崇文院静寒霜晴。
直庐日午雠书罢,闲曳朱衣遶砌行。
中使传宣来上界,忙把鱼须下阶拜。
宝函钿轴光陆离,御札文书御制诗。
折腰汗流魄骇聊一窥。
急就章,何纵横,
蓝田种玉苗初成。雪花洒破烟岚壁,
黑云漏出天汉星。乍似鲛人泣下珠无数,
错落晶荧满盘贮。又似大鲸吞尽沧海波,
查牙露出珊瑚树。朱邸集,
何清奇,仙风撼动琼林枝。
汉皇休道白云句,穆满虚吟黄竹诗。
乍似三春直上伯阳台,熙熙物华当眼开。
又似十洲夜伴王母宴,鸶歌凤吟次第来。
小臣再拜受一轴,捣纸抄诗抄未足。
焚香朝向天日看,执简夜对星辰读。
臣见高宗飞帛亦有名,笛迹往往颁公卿。
所得不过三五字,当时臣子犹为荣。
又见玄宗诗什颇留意,吟咏时时成御制。
属和止于一两篇,至今史册犹为贵。
若徵往事比明时,万分之一徒尔为。
未如我四十三纸圣人作,一百二章天子诗。
永为家宝藏书箧,岂让西方贝多叶。
且教世世传子孙,长与皇家作臣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叔父録曹

宋代陈师道

为吏专文法,成家托弟昆。
三年如昨日,一笑更何言。
扶老须微禄,移官实至恩。
两疏元父子,何日复东辕。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