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过谢潭三首·其一

宋代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巉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头突变,刚刚向北忽地又向南,风顺船快,转眼便由黄田过谢潭。
依稀之间,船外似见朦胧一山影,掀帘急看,紫色险峰已扑到眼前。

注释
黄田、谢潭:当是赣江上游的两处地名。
褰(qiān)帏(wéi):撩起帘幕。
巉(chán)岩:指突兀险峻的山峦。

参考资料:

1、 朱德才,杨燕译注.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凤凰出版社,2011.05:第243-246页
2、 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十卷 历代好诗诠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10:第533页

创作背景

  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诗人从家乡吉州(今江西吉水县)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在溯赣江途中经谢潭。诗人叹其江山画卷,天赐风光,故作《舟过谢潭》组诗。   

参考资料:

1、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1086页

赏析

  写在疾驶的舟中所见。诗人这次赴广州,是溯赣江而上,越大庾岭入今广东境,再沿浈水至真阳、广州。开头两句,写风向由向北忽而转成向南,顺风行驶,舟行迅疾,转眼间已经由黄田到了谢潭。两句中“才”、“忽”、“转眼”等词语迭见,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瞬息变化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生动地显示出船行的迅疾与舟中人意外的喜悦及轻快感。接下来两句,写在疾驶的舟中忽然瞥见山峰的情景——“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境岩。”舟行中忽然仿佛瞥见船外有一座山峰的影子,掀帘急看,那突兀险峻的紫色峰峦已经扑到了眼前。这里突出表现的仍是船行的迅疾。上句还是仿佛若有所见的缥缈峰影,下句却已是埃岩突兀在目,从仿佛瞥见到“褰帏急看”,不过瞬息间而已。这里利用同一物象在短时间内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50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观祀社稷九首

隋代佚名

[姑洗微二奏]猗欤那欤,生养斯民。
家给人足,时底熙纯。
祗严明福,于荐苾芬。
粢盛岂洁,神乃有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花

唐代罗隐

暖触衣襟漠漠香,閒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宋代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追忆 思乡 伤怀 感慨 情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塔山

明代吴与弼

去岁兹晨发望江,风帆夜泊小姑傍。来游此地怀萍梗,红树新晴候欲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生北行二首 其一

明代李梦阳

紫辔银鞍马,青袍白面郎。扬鞭万里去,谒帝入明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女摇仙佩

清代俞士彪

寒霞点鹜,冷雨啼蝉,砌下秋棠未落。纨扇初捐,罗衣乍怯,早晚凉生池阁。

幽怨谁堪托。渐裙罗过摺,鬓云慵掠。漫惆怅、故人倖薄,朱户青楼,音信辽廓。

三更梦天涯,湘水吴云,端然迷着。

拟倩征鸿寄问,翠管花笺,争奈字儿频错。一自别来,玉琴珠箔,都被暗尘封却。

秋意增萧索。叹依旧负我,花前深约。向此夜、枕边帐底,泪珠流尽,灯昏漏永,闻寒角。

好风明月空如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其三

宋代曹勋

当年成性独存存,闻道今为五女门。收拾桑榆早栖泊,香烟轻卷静朝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竹轩

元代张昱

古梅修竹两相亲,坐对高堂如大宾。空谷有人怜翠袖,雒阳无梦染缁尘。

岁寒清白能同趣,日暮平安是此身。三友若能同此隐,门前杨柳任芳春。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