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流水

唐代韩愈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光宅寺诗

南北朝刘令娴

长廊欣目送,广殿悦逢迎。何当曲房里,幽隐无人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宓公琴台诗三首 其三

唐代高适

皤皤邑中老,自誇邑中理。何必升君堂,然后知君美。

开门无犬吠,早卧常晏起。昔人不忍欺,今我还复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

唐代欧阳炯

西岳高僧名贯休,孤情峭拔凌清秋。天教水墨画罗汉,
魁岸古容生笔头。时捎大绢泥高壁,闭目焚香坐禅室。
忽然梦里见真仪,脱下袈裟点神笔。高握节腕当空掷,
窸窣毫端任狂逸。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怪石安拂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形如瘦鹤精神健,
顶似伏犀头骨粗。倚松根,傍岩缝,曲录腰身长欲动。
看经弟子拟闻声,瞌睡山童疑有梦。不知夏腊几多年,
一手支颐偏袒肩。口开或若共人语,身定复疑初坐禅。
案前卧象低垂鼻,崖畔戏猿斜展臂。芭蕉花里刷轻红,
苔藓文中晕深翠。硬筇杖,矮松床,雪色眉毛一寸长。
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林间乱叶纷纷堕,
一印残香断烟火。皮穿木屐不曾拖,笋织蒲团镇长坐。
休公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五七字句一千首,
大小篆书三十家。唐朝历历多名士,萧子云兼吴道子。
若将书画比休公,只恐当时浪生死。
休公休公始自江南来入秦,于今到蜀无交亲。
诗名画手皆奇绝,觑你凡人争是人。瓦棺寺里维摩诘,
舍卫城中辟支佛。若将此画比量看,总在人间为第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前子善来会山中

宋代谢翱

朝寻寒露枝,莫摘不盈把。风吹西南云,幽情谁与写。

有客来缙州,遗我古盏斝。中有鸳鸯文,色如铜雀瓦。

浮以郁金蕤,苍藓藉其下。此物宁足感,聊用助歌者。

但怀郢曲悲,岂计所知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代顾素

家人不笑营生拙,野老空嘲历聘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四首赠林嘉猷 其四

明代方孝孺

载籍弥九有,群言剧毫毛。弃置患术疏,穷探畏心劳。

何由领其要,可使道艺高。圣学乱百家,黍稷杂莠蒿。

良农善别识,培溉复芸薅。取大成吾身,致用同伊皋。

彼哉沟浍鱼,岂足连九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会亭遇资政孙公赴阙公致仕已七年时召归将有

宋代蔡襄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活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曲肱处自得居为王云庵赋

清代陈恭尹

一肱伸缩总吾身,偶枕闲斋梦亦真。世上浮云皆外物,个中谁是独醒人。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