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254篇诗文
斲轮知读书,解牛知养生。天下一致耳,冰泮无馀情。
向来所筌蹄,俄已蜩甲轻。岂必吟泽畔,始为当世清。
鲁堂殆庶几,居然黜聪明。蠢蠢冠屦间,胸中妙难名。
鼓铸虽有自,竟脱模范成。诗翁既迁去,委蜕今韩城。
闭门作龙蛰,端俟风雷惊。文史聊寄径,与古将抗衡。
何以识此心,标榜辉前楹。他年付卷舒,会见推善鸣。
应怜刘季陵,寂寞初无声。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