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1371篇诗文岁将除因诵前贤粲字韵诗慨然有感次其韵请彦光同赋盖予与彦光皆年三十九矣
舂粮适百里,九十居其半。骎骎入老境,竞起末路叹。
在世无他能,聊以滑稽玩。所嗟金石交,契阔或星散。
诗忆西堂语,酒藉南邻伴。共为终年醉,莫歌何时旦。
文书谩遮眼,插架复盈案。四愁不堪拟,九歌仅能乱。
发春只数日,故态期类盥。宁知性本慵,矧复肉亦缓。
人犹乐新故,事止仍旧贯。酸寒孟生穷,敛退韩子懦。
惜哉连城珍,不变三日炭。玉人可求见,何暇定舍馆。
退藏亟闻道,饮水知冷暖。更当崇明德,不愧三英粲。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