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郊庙歌辞。祭汾阴乐章。姑洗徵
唐代:刘晃
题适安清湖寓居
宋代:陈起
京邸即事
明代:卢龙云
朋游折简日相呼,客舍何言一事无。匡坐残更醒酒困,篝灯阖户理诗逋。
尘中挟刺心偏苦,花外论文兴未孤。到处品题多物色,不知世上有穷途。
与唐须竹夜话二首 其二
明代:王夫之
鼎鼎千秋意,劳劳夜语传。六经谁楚汉,一击试鹰鹯。
偶觉空群马,人疑泛月船。名心消已尽,无望古今怜。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清代:厉鹗
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西塍秋日即事
宋代:周密
冷泉亭放闸 其一
宋代:周紫芝
呼猿洞口水潺潺,忽卷奔流下九天。乞得少陵三峡句,为君题作倒流泉。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