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 其二

清代苏镜潭

白日堂堂去,英雄奈尔何。登高一涕泪,沉痛百年歌。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冬避居东乡感赋 其三

清代顾翃

桃源何处独伥伥,咫尺烽烟隔故乡。恶梦每疑逢黑劫,微官也似熟黄粱。

饥寒我愧陈无已,忧乐谁知杜季良。身世那堪追子美,咏诗独立太苍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歌子(早春)

宋代程垓

梅坞飞香定,兰窗翠色齐。水边沙际又春归。领略东风、能有几人知。
爱月眠须晚,寻花去未迟。谁家庭院更芳菲。费尽才情、休负一春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吕·四块玉

元代马致远

雁北飞,人北望,
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刺刺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
黑河边有扇尾羊,
他只是思故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七

明代陈子壮

琵琶洲上载琵琶,碧玉妆成自小家。楼船里面笼珠翠,亦学邻舟叫买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杂感二首 其二

明代徐倬

雀啄黄花满眼蒿,雁连云影下空濠。投人自贱隋明月,无褐空思秦复陶。

碣石寒砧催玉露,广陵秋树接银涛。应知雨雪前途盛,岁暮谁怜左伯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佥宪之山西

明代高拱

绣斧下神京,霜风白简生。省遗郎吏草,台建大夫旌。

隼翮当秋健,微星入夜明。范滂今揽辔,晋水为君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梅华堂开社招君肃寅仲公补少仲仲登公绍开先诸子

明代黎民表

北郭曾招隐,深留水石踪。蓬蒿怜二仲,文史入三冬。

霜径初封橘,寒畦晚摘菘。故山吾不负,琴酒许相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金桧门总宪观剧绝句 其三

清代陆钟琦

登场鲍老意阑珊,粉墨徒留壁上观。一首加官先道破,退场多是不堪看。

苏镜潭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