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针穴名诗

南北朝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入迎已复开。

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1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泰山六首 其四

唐代李白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上还答友人

唐代林宽

无端游绝塞,归鬓已苍然。戎羯围中过,风沙马上眠。
草衰频过烧,耳冷不闻蝉。从此甘贫坐,休言更到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归 其三

宋代李正民

风霜不改旧茅茨,自悔轻身触祸机。丈室本来无一物,犹存禅榻待翁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龙山塔寺

宋代林昉

吴越夕阳多远山,塔楼高处九秋寒。
江豚吹浪腥风湿,野鸟行空翥雪乾。
白日潮声僧老尽,黄埃世路客游难。
海门航散孤云落,酒醒不堪深倚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友人池亭 其二

明代佘翔

高阁霞为幔,参差花影重。斗间真气在,知有抱珠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居杂兴六首 其二

明代顾清

庭前蔷薇好枝叶,初秋落残冬更发。虽无颜色媚西风,甘与贞松待霜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二首 其二

明代刘基

梁间燕子去悠悠,路侧寒螀管领秋。谁遣庄周化胡蝶,不胜憔悴为花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潘通甫颐斋书事

宋代韦骧

簿领羁拘日少休,江山清兴未能酬。宓琴希弄缘谁咎,陶柳不栽还自谋。

谩道庸庸多后福,岂甘泛泛祗随流。高轩一过尘襟爽,旋折堂萱记酒筹。

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