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咏物 竹子 寓人 老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

注释
龙孙:竹笋的别称。
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郑燮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萧绎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莫复临地不寄人,谩道江中无估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师何耀吾七十一

明代释函是

共日生来不共年,多时相见未生前。今欲期君再七十,渡吾渡汝海潮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

唐代白居易

北阙至东京,风光十六程。坐移丞相阁,春入广陵城。
红旆拥双节,白须无一茎。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阃外君弥重,尊前我亦荣。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般若台

宋代赵彦龄

拨置文书强作閒,佩壶聊得共跻攀。
归云不识游人意,遮尽江南一带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坐恭和堂

元代萨都剌

东阁高悬如道院,人言幕府最清严。印封不动坐终日,满树梅花雨一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同年沈仪曹之任留都

明代梁有誉

清秋分袂重踌躇,客里那堪更索居。蓟北风尘嗟对酒,江南鸿雁已传书。

片云孤月三山外,衰草寒原六代馀。到日休文应吊古,閒成八咏意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虎山夜泊

清代吴泰来

月白江气寒,秋波澹容与。征帆投远村,哀雁寻荒渚。

惟见打鱼人,隐隐烟中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

宋代贺铸

麝熏微度绣芙容。翠衾重。画堂空。前夜偷期,相见却匆匆。心事两知何处问,依约是,梦中逢。
坐疑行听竹窗风。出帘栊。杳无踪。已过黄昏,才动寺楼钟。暮雨不来春又去,花满地,月朦胧。
郑燮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