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萧绎

三月桃花含面脂,五月新油好煎泽。莫复临地不寄人,谩道江中无估客。

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12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次鼋湖阻水因由董山 其二

宋代朱槔

一川黄浊写昆崙,苦恨南溪不尽吞。三老亦知行意速,时时插竹记沙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城西闻蝉有感

南北朝王寂

坡老放归舟系汴,惊听骡铎鸣北岸。文公岭外得京官,照蝎壁閒犹喜见。

我今薄宦天一角,适以平反叨使传。柳城西路忽闻蝉,驻马久之增感叹。

临岐凄咽固有意,似对乡人论牛面。吾庐环木夏阴合,聒耳长嘶吾每倦。

安东地冷无此物,所以相逢眷还眷。晚风晨露汝易足,何苦叨叨声不断。

商胡迁客泪横臆,落日穷途方寸乱。朱门砧杵快新凉,乞汝秋天从叫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壁间竹

明代鲁铎

繄谁融心神,写此万竿竹。我逐南薰来,炎歊正三伏。

开轩一披襟,洒然在淇澳。中宵起揽衣,乘月看未足。

高歌武公诗,清风动林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丁谓

兰畹炎飚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
具体微雨显,余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燿满纱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骤寒

宋代郑獬

四拥苍云拂浪惊,北风飞下海涛声。
水摇冰骨冻未得,雨作雪花开不成。
玉匣宝力锋欲折,铁衣战骑力还生。
杏梢柳叶无聊赖,为祝鸣鸠探晚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山避寇

宋代邓肃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
小臣阻天对,血涕夜霑裳。
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
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
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
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
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
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
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
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修廊。
迎门有禅伯,梵行照穹苍。
却念客无归,烧猪饭苏郎。
方袍二百指,祖灯其复光。
中有护法人,义气干天枪。
倒床得甘寝,不知冬夜长。
明朝曹夫子,破浪飞危樯。
入门郁春色,满船载琼浆。
高谈惊霹雳,佳句刻琳琅。
那知奔窜中,一乐得未尝。
何当扫阴雪,四海共春阳。
便携我辈人,浩歌归醉乡。
世事如奕棋,臧否均亡羊。
蓑衣可钓月,底处是金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未和孟天炜都司见寄五首 其一

元代顾瑛

江头日日惜芳时,三月春光两鬓丝。拔剑自歌还自舞,邑人谁识虎头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虑南楼

元代许有壬

西山为我晓烟开,正尔癃钟造物哀。更欲细看阴岭雾,老龙将雨出山来。

萧绎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