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孙郎,曾几日、称雄江左。宁自料、一朝蹉跌,容身无所。
收烬已贻三败辱,乞援又卷重来土。五万人、偷疲到栖霞,乘朝雾。
大河口,耀烽火。小河口,震鼙鼓。奈人心厌乱,天心悔祸。
隔阵李陵先战殁,冲锋段业几俘虏。支身归、羞对旧同袍,难为伍。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 18篇诗文
皇明属休运,圣泽流无方。雨露所沾被,穹祇献嘉祥。
奎壁丽中天,昭昭焕文章。精华入厚土,变化珠玉藏。
桥门东南隅,畦蔬茂且昌。土酥生其间,希异不可常。
累累若联珠,皎皎如截肪。根悬素琼琚,叶秀青琳琅。
老圃事灌溉,内侍誇才良。得之不敢餐,金盘献明光。
喜气动天颜,荐祼心弗忘。神灵式昭格,时羞匪烝尝。
谓宜比瓜瓞,兆此百代康。金陵本形胜,沃野千里强。
峨峨素王宫,奕奕三鳣堂。菁莪育群英,蘋藻流世芳。
甘美萃天和,易充藜苋肠。岂无同颖禾,九穗归鲁邦。
岂无两岐麦,贻我来于皇。嘉蔬孰与俦,金芝产斋房。
人能咬菜根,愈久名愈香。草蔬本无情,一旦升庙廊。
吾道日光辉,圣寿天久长。
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
玉带生,吾语汝: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当年文墨宾,代汝一一数:参军谁?谢皐羽;寮佐谁?邓中甫;弟子谁?王炎午。独汝形躯短小,风貌朴古;步不能趋,口不能语:既无鹳之鹆之活眼睛,兼少犀纹彪纹好眉妩;赖有忠信存,波涛孰敢侮?是时丞相气尚豪,可怜一舟之外无尺土,共汝草檄飞书意良苦。四十四字铭厥背,爱汝心坚刚不吐。自从转战屡丧师,天之所坏不可支。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传有十义士,表以石塔藏公尸。生也亡命何所之?或云西台上,唏发一叟涕涟洏,手击竹如意,生时亦相随。冬青成阴陵骨朽,百年踪迹人莫知。会稽张思廉,逢生赋长句。抱遗老人阁笔看,七客寮中敢(口夭)怒?吾今遇汝沧浪亭,漆匣初开紫衣露,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洗汝池上之寒泉,漂汝林端之霏雾;俾汝畏留天地间,墨花恣洒鹅毛素。
沈昌眉(1872~1932年) 字眉若,号长公,芦墟镇人,少年丧父。清宣统二年(1910年),他与兄弟昌直发起建立分湖文社,同年由柳亚子介绍加入南社,在《南社丛刻》上发表诗文。昌眉在黎里小学任教时,与张应春父亲张鼎斋同事。本世纪20年代,昌眉到吴江师范任教。民国17年(1928年),柳亚子营造张应春烈士衣冠冢,昌眉出力甚多。20年,昌眉弟子集资印行《长公吟草》,柳亚子作序,纪念先生60寿诞。日军侵占吴江时,到芦墟杀人放火,沈宅被毁,沈昌眉的生平著作焚毁殆尽。现仅存《南社丛刻》中的部分诗文和《长公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