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带生歌并序

清代朱彝尊

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予见之吴下,既摹其铭而装池之,且为之歌曰:

玉带生,吾语汝:汝产自端州,汝来自横浦。幸免事降表,佥名谢道清,亦不识大都承旨赵孟俯。能令信公喜,辟汝置幕府。当年文墨宾,代汝一一数:参军谁?谢皐羽;寮佐谁?邓中甫;弟子谁?王炎午。独汝形躯短小,风貌朴古;步不能趋,口不能语:既无鹳之鹆之活眼睛,兼少犀纹彪纹好眉妩;赖有忠信存,波涛孰敢侮?是时丞相气尚豪,可怜一舟之外无尺土,共汝草檄飞书意良苦。四十四字铭厥背,爱汝心坚刚不吐。自从转战屡丧师,天之所坏不可支。惊心柴市日,慷慨且诵临终诗,疾风蓬勃扬沙时。传有十义士,表以石塔藏公尸。生也亡命何所之?或云西台上,唏发一叟涕涟洏,手击竹如意,生时亦相随。冬青成阴陵骨朽,百年踪迹人莫知。会稽张思廉,逢生赋长句。抱遗老人阁笔看,七客寮中敢(口夭)怒?吾今遇汝沧浪亭,漆匣初开紫衣露,海桑陵谷又经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洗汝池上之寒泉,漂汝林端之霏雾;俾汝畏留天地间,墨花恣洒鹅毛素。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3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晋宇北上 其二

明代饶与龄

三年桴鼓寝疆封,赞政河阳花更浓。烂熳仙桃春色蚤,更看城锦媚芙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南王少尹宅燕张常侍白舍人兼呈卢郎中李员外二副使

唐代刘禹锡

将星夜落使星来,三省清臣到外台。事重各衔天子诏,
礼成同把故人杯。卷帘松竹雪初霁,满院池塘春欲回。
第一林亭迎好客,殷勤莫惜玉山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两峰归展先茔增光乡邑再用前韵聊致歆羡之意

明代谢迁

森森宰木傲冰霜,思孝情深格杳茫。昼锦顿增乡邑重,文江真衍庆源长。

千年化鹤归华表,五色回鸾出御床。阴德羡公重裕后,桂兰奕叶绍前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笔峰分得辞字

明代梁韡

黄岭清高锐似锥,文星秀峙社东维。管城有号天工巧,毛颖成形地力奇。

霞绮明时花灿烂,雨云拖处墨淋漓。何须幻出中书手,移向皇家草诏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林晤钱松南

清代朱琰

《文选》烂,秀才半,前人之言岂河汉。后来文士卑六朝,輘嬴轹刘追陶姚。

那知高论起风雅,徒使落笔空枝条。华实自相因,根植可抒藻。

巍巍《文选》台,屹立不易倒。东坡解事薄小儿,恐亦耳食未深讨。

读书种子得义门,河源本会寻昆仑。剬经缉史有余力,乃复来闯曹刘藩。

目中一字不轻放,欲使临文绝影响。从兹论辨始见真,譬若片言折堂上。

吟才今日传湘灵,夜照太乙然藜青。十年好古有元本,肯夸明月遗秋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酌丹山

宋代陈著

石路深深著梵宫,绿阴截断出尘红。
春风杖屦閒忙外,明月山林醒醉中。
有酒何须白莲社,无诗可入碧纱笼。
归途自有儿扶笑,不用过溪劳远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赵十有诗上饶生朝后两日次韵寄之

宋代韩淲

文章精金真美玉,交往徒劳分雅俗。偶然邂逅一言诗,清秋付与陶潜菊。

弦歌之声誉甚休,田里民其无叹愁。谁将茗酒寿弧矢,长篇短句相唱酬。

是中佳处有深趣,如龙翔云豹起雾。力探乐取到古人,天地江山供指顾。

从他驹隙岁月驰,我自舒徐萧散之。垆香莫著鼻观净,唤醒伯牙钟子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昆明池乐歌二首 其一

元代甘立

彩鹢齐飞簇画旗,甲光如水入云低。长杨五柞遥相望,笳鼓归来日每西。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