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田家杂兴

明代陈瑚

引蔓匏瓜已上棚,向阳葵槿正繁英。南窗一觉羲皇梦,卧听西畴打稻声。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5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用之次韵复荅

金朝李俊民

小斋飘雨注风帷,门外青山困品题。足蹑尽知齐是假,胆尝争柰越犹栖。

任教别后书盈箧,嬴得年来气暖脐。聊与老农歌帝力,一缸村酒荐豚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客知鄂州

唐代韩翃

江口千家带楚云,江花乱点雪纷纷。
春风落日谁相见,青翰舟中有鄂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山谒祠

宋代谢翱

吴山坊顶戴高祠,禁地凄凉江水悲。却是北人题记壁,迤南耆旧独无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雕窠道中 其一

元代陈孚

晓驰漠北暮居庸,千里山河一瞬中。江左故人知我否,马蹄声里过秋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氏秋容轩

明代高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江歌送范子之桂阳

明代李梦阳

汉江江上鶗鴂鸣,汉江游客无限情。青山落日下帆影,芳草月明闻棹声。

黄鹤矶头暮云尽,鹦鹉洲边春水生。莫倚仲宣能作赋,洞庭南接桂阳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方峻峰饯行韵并柬蛟峰

宋代姚勉

公孙曲学听渠阿,正则宁随上下波。
浪忆笑谈今已矣,不知眠饭近如何。
故人几上书应少,俗客门前屦岂多。
赖有颍滨相慰藉,夜床风雨对东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代郑世元

日暮差池影,穿花故故频。与君同在客,是处可怜春。

戈者无余慕,天涯恋主贫。清明满桃李,蝴蝶过东邻。

陈瑚

陈瑚(1613—1675)明末清初学者,与同里陆世仪、江士韶、盛敬齐名,被人合称为“太仓四先生”。字言夏,号确庵、无闷道人、七十二潭渔父,尝居江苏太仓小北门外。崇祯十六年(1643)举人。其父邃于经学,家教有法。陈瑚少时与陆世仪等交,论学相辩驳,贯通五经,务为实学。又善横槊、舞剑、弯弓、注矢,其击刺妙天下。清圣祖康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二岁。其墓葬在直塘镇北二十九都使字圩。卒后门人私谥其为“安道先生”。在光绪年间,邑人曾出资在太仓南门大街西首,建立四先生祠,春秋致祭,以示敬仰。《清史》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