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去年仲冬束行李,掩泪辞亲赴燕市。今年五月将中旬,方能税驾归田里。
中间辛苦难具陈,万里风波愁杀人。从来痛定才思痛,回看往事徒沾巾。
闽溪山水何太恶,水似瞿塘山剑阁。仙霞岭上气不平,黯淡滩头胆将落。
浙中水浅易胶舟,苍头牵缆如伛偻。一日才行十数里,舲前兀坐空百忧。
岁除才到云阳下,县官正闭奔牛坝。停舟三日不得行,关吏相逢便相咤。
扬子长江天际流,江豚吹浪神鼍浮。长年捩舵神色丧,可怜身世同轻沤。
黄河之水名九曲,由来舟楫愁倾覆。石尤风急水奔腾,隔江少妇将儿哭。
北方景物更荒凉,满目黄沙古战场。瘦马驱驰髀肉损,酸风射眸肢体僵。
驰马冲寒过涿鹿,四郊倏忽飞滕六。千山万径少人行,暮抵良乡无处宿。
长安上策不见收,百金用尽存貂裘。难从北阙操齐瑟,犹戴南冠学楚囚。
男儿致身苦不早,驱车复出长安道。风景萧条倍去时,尘土侵人颜易老。
三吴两浙竞繁华,此际令人转忆家。归家幼子牵衣泣,鬓衰面黑咸咨嗟。
奔走天涯过半载,岁月无情不相待。人生得志在丘园,何必飘零寄湖海。
行路难,空悲酸,世情反覆同波澜。有璞莫向王庭献,有铗莫向侯门弹。
笑杀刘蕡空不第,且将高卧学袁安。
乘兴蹑轻屩,登此少陵台。台上犹存残碣,碣上半苍苔。
追忆先生去后,屈指千馀年矣,今日我重来。敛袖一长揖,古意动人怀。
眺荒城,瞻孤嶂,独徘徊。秦碑鲁殿,可怜烟草尽沉埋。
惟有南楼遗句,赢得骚人吟咏,千古重奇才。方信不朽业,多半属吾侪。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