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童时侍先人泊京口旅楼一月正对江山楼繁丽特甚江津流民散处不可悉数今皆不复有追忆旧事因成绝句十首 其七

元代袁桷

淮马低如果下骝,春风小队打红毬。日斜台上人争看,银盌分明第一筹。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29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弹琴怀山中人

金朝麻九畴

门前雪垂垂,室中理朱丝。手按十三徽,心飞天一涯。

故人渺何许,万里惊鸿飞。试凭朱丝语,一声声亦悲。

一弹雪欲落,再弹雪正作。只在此山中,故人今忧乐。

我欲弹文王,岐山云渺茫。我欲鼓曾子,无田可耘耔。

道远望不及,千山复万水。思君复思君,正恐须髯皤。

后夔若不来,奈此宫商何。春风早晚起,百鸟喧庭柯。

时携一尊酒,为君奏云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郓州溪堂诗

唐代韩愈

帝奠九㙻,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饮食,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公吾父,孰违公令。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流有跳鱼,岸有集鸟。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龟有鱼。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荆轲山

清代颜元

峰顶浮屠挂晓晴,当年匕首入强嬴。燕图未染秦王血,山色于今尚不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郎士元

假守昭平郡,当门桂水清。海遥稀蚌迹,峡近足滩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天台邦师

宋代杨杰

天台邦公,善琴与诗,时称僧之雄。琴尽古意,诗得古风。

自云天圣景祐中,踪迹犹飘蓬。大淮南北,长江西东。

人之奇者必就见,景之胜者多游从。尔来五六载,不与当时同。

发白体且瘦,所适多疏慵。却担一枝筇,归老天台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六字令 寄玉可

清代易顺鼎

游。楚尾吴根遍访秋。心事悄,夜夜望牵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龙松

宋代陈著

皮皴肉紧发苍然,伏雪眠风傲岁年。
不见南阳龙卧者,本心元自直通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海仙花诗

宋代王禹偁

春憎窈窕教无子,天为妖娆不与香。
尽日含毫难比兴,花中应是卫庄姜。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