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 217篇诗文居閒遂成懒,春来偶寻胜。杖策穷冥搜,此约先已订。
禹穴几千载,宫墙馀数仞。梅梁严护呵,玉笥肃清静。
石刻经雨昏,谷响随风应。旌旗忆东游,弓剑遗南镇。
虽无群后朝,犹闻六飞骋。念哉水土平,济此烝黎病。
鱼鳖未忘忧,家室何由庆。端拜诚素心,兹游复乘兴。
兴尽扁舟还,叹息二难并。重来会有期,行止由天定。
药裹关心,梅枝熨眼,年光催换天涯。彩胜迷离,忘情红入镫花。
常时风雨联床地,付冷吟、閒醉消他。更休提,束带鸣鸡,列炬飞鸦。
惊心七十明朝是,甚两头老屋,旧约长赊。醉倚屠苏,宁知肝肺槎枒。
干戈满目悲生事,对阿连、休话无家。却因依,北斗阑干,凝望京华。
沛宫置酒君王归,酒酣思惨风云飞。儿童环台和击筑,父老满坐同沾衣。
一歌丰沛白日动,再歌淮楚长波涌。龙髯气拂半空寒,虎士心驰四方勇。
河山萧瑟长陵荒,野中怒响犹飞扬。高台未倾风未息,故乡之恨那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