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閒遂成懒,春来偶寻胜。杖策穷冥搜,此约先已订。
禹穴几千载,宫墙馀数仞。梅梁严护呵,玉笥肃清静。
石刻经雨昏,谷响随风应。旌旗忆东游,弓剑遗南镇。
虽无群后朝,犹闻六飞骋。念哉水土平,济此烝黎病。
鱼鳖未忘忧,家室何由庆。端拜诚素心,兹游复乘兴。
兴尽扁舟还,叹息二难并。重来会有期,行止由天定。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 582篇诗文
新妇抱儿归,天清曜日晖。阴云凝雾雨,新妇抱儿去。
窭窭勃姑鸟,此情那可晓。有儿有妇不作窠,教去教归几时了。
谢豹谢豹独何心,挈我裳衣无处寻。白露漙兮风劲,红叶下兮秋深。
我寒终不辞,皇天故不私。请看穴土重泉下,对人腼面何为者。
时世属典午,清谈人所任。高风推七贤,游玩来竹林。
阮藉与阮咸,声诗同吟咏。刘伶泊王戎,盘薄遂散襟。
秀岂不解棋,康亦善鼓琴。山公非俗流,昂然戴华簪。
我来观画图,颜貌殊可钦。何当尚圣道,名誉垂古今。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1449—1531)明浙江馀姚人,字于乔,号木斋。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初,与日讲,帝屡称善。八年入内阁参预机务,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秉节直亮,见事尤敏,时人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之称。武宗嗣位,请诛刘瑾不纳,致仕。旋被诬夺职,瑾诛,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即遣使慰问。嘉靖六年,再起入阁,仅数月,以老辞归。卒谥文正。有《归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