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言全监寺华首

明代释函是

离家已是五年馀,总向残山守旧庐。离乱寺田空有税,往来羸稚不成锄。

出门自负干寒暑,掩室贫炊数麦蔬。肺病两冬犹未释,伯仁由我痛何如。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7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其一

明代徐渭

社坛高咏集精蓝,大块青阳俨去骖。闻道沉酣剧河朔,只愁风雨送江南。

筵前旨放勾芒辖,嫁后宁烧玳瑁簪。转眼城南桑树下,更题少妇绕饥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水归舟有怀 其二

明代陈邦彦

入望壶冰炤眼寒,浈江南下路漫漫。山城浪有逢迎喜,都向游人镜里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史燕峰时练乡兵防倭

明代庞嵩

剡溪岂漫携诗舫,风雨相期话对床。嘉义当年开讲院,救荒千古记名庄。

宣楼逸兴人同五,国士吁谟老复强。愿得东南洗尘障,赓歌熙皞揖虞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酬方郑二子见访

明代左国玑

野院夕阴入,扫除仍布筵。地经残雨后,人醉碧萝前。

落日归双鹭,乔林响万蝉。凉飔吹不断,应为两高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辋川

明代朱应登

秋晚横塘路,方舟转港频。渔人心不极,落日未收纶。

水宿无常处,江行自作邻。因悲倦游客,远道独逡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山醉后过丹山

宋代陈著

醉揖梅花坞,意行来佛庐。
相看如夜梦,一别又年余。
话到供无粥,笑言园有蔬。
杯茶出山去,拍手谢钟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邵兴宗之丹阳

宋代刘攽

赤日裂石土,万家如烘炉。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扁舟乘长风,倏忽遍三吴。

六年羁旅倦,一旦谁扫除。慎勿忘回首,浩荡江山娱。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