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1197篇诗文
投杯送馀景,休驾避初燠。久嫌花搅心,始爱树清目。
主人乐儒学,定契均季叔。疏帘翳广坐,并荐肴与蔌。
肃肃太尉馆,简俭见遗躅。中有戒子篇,惨淡刻寒玉。
世传盛德茂,名与清风穆。公乎不可见,怅望三槐绿。
野老移家向何许,乃在吴松之甫里。治生拟学陶朱公,钓竿欲觅玄真子。
小儿读书坐船头,大儿击楫歌中流。细君斫脍妇炊黍,老子醉卧芦花秋。
人生真乐不易得,儿女团栾居泽国。避秦何必问桃源,朝泊江南暮江北。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