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子玉郎中挽词二首

宋代苏辙

晚岁抽身尘土中,灊山仍乞古仙宫。
羞将白发随冯叟,欲就丹砂继葛洪。
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
骚人欲作招魂赋,蝉蜕疑非世俗同。
新诗锦绣烂成编,醉墨龙蛇洒未干。
共首卜居空旧约,宛丘携手忆余欢。
风流可见身如在,乡国全归意所安。
行到都门送君处,长河清泪两泛澜。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话丛台

唐代李远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和后九首

宋代刘克庄

入槐见蚁群聚,赋芧觉狙怒喜。
脱离黑蝉狱中,透入光明境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宋代吕蒙正

八滩风急浪花飞,手把渔竿傍钓矶。
自是钓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罗象之公祖入觐诗荔枝 其二

明代韩上桂

日南珍树带轻霞,绿叶丛生裹绛纱。道是行春看入夏,转疑嘉实是名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堤曲四首 其一

明代孙作

日落襄阳城,月照大堤曲。绣颊似花红,含情江水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戚氏 其一 月夜瞻园小集归,樊山有词,依韵和之

清代沈曾植

月华清。隙光琐碎上轩棂。潭影窥人,林风解带,夜三更。

苕亭。古台城。残山剩水忒分明。衣冠六代如梦,梦中说梦到无生。

青帘白舫,黄花乌帽,偏怜重九嘉名。有风流词伯,载酒萧寺,邂逅招迎。

倦旅怊怅秋声。传觞催钵,病眼怯鸥盟。谁分与谱翻大曲,笔驶长鲸。

药瓯擎。攲枕秋漏丁丁。华胥梦到瑶京。故心现在,故意苍凉,故人共醉承平。

白发惭明镜,鬖髿老柳,摇落江汀。输尔朱颜玉骨,使君来,仙吏管蓬瀛。

为遣吴刚修月,长房缩地,楼阁华严靓。放善才五十三参请。

长相伴,汉上题评。憺西风,乔木峥嵘。惜秋华,小赋未能成。

作江山主,年年岁岁,越客扬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淳熙七年端午帖子词·皇后合六首

宋代崔敦诗

日永荇池闲画舫,风清蚕馆入新丝。
内人鬭草归能说,今岁山中艾出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毛学士舍人早春

唐代贯休

陋巷冬将尽,东风细杂篮。解牵窗梦远,先是涧梅谙。
茶癖金铛快,松香玉露含。书斋山帚撅,盘馔药花甘。
雅得琴中妙,常挪脸似酣。雪消闻苦蛰,气候似宜蚕。
密勿须清甲,朝归绕碧潭。丹心空拱北,新作继周南。
竹杖无斑点,纱巾不著簪。大朝名益重,后进力皆覃。
至理虽亡一,臣时亦说三。不知门下客,谁上晏婴骖。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