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和十首 其三

宋代苏辙

城郭村墟共水云,槿篱竹屋映柴门。隐居亦有高人在,岸帻无言倚钓轩。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王质

真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

近现代王国维

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阑干,曲曲垂杨树。展尽鹅黄千万缕,月中并作濛濛雾。
一片流云无觅处,云里疏星,不共云流去。闭置小窗真自误,人间夜色还如许。
写景 抒情 人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云窝林处士

两汉王褒

青山何处白云窝,不见诗人掩薜萝。策杖谁寻盘谷隐,辍耕偏忆鹿门过。

芳蹊此日成桃李,野服当年制芰荷。欲酹吟魂招楚些,宁堪洒泪客中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灵芝望九华寄杜员外使君

唐代曹汾

戴月早辞三秀馆,迟明初识九华峰。嵯嵯玉剑寒铓利,
袅袅青莲翠叶重。奇状却疑人画出。岚光如为客添浓。
行春若到五溪上,此处褰帷正面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言诗

唐代齐己

毕竟将何状,根元在正思。达人皆一贯,迷者自多岐。
触类风骚远,怀贤肺腑衰。河桥送别者,二子好相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守岁

元代姚燧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

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悼往

清代蔡灿

花信频催二月天,雨昏烟暝曲栏前。凄凉遗照怜孤坐,明灭残灯伴独眠。

封绮户,掩香奁。青衣含泪进朝餐。冥途谁为供脂粉,拜乞高僧送纸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东坡和渊明贫士诗寄诸子侄云重九俯迩樽俎萧然今余亦有此叹因次其韵将录寄梁溪诸弟以发数千里一笑 其五

宋代李纲

佳晨迫九日,旅食寓江干。颇同谪仙人,漂泊来铜官。

樽俎何萧条,菊蕊渐可餐。回风吹青松,惨惨岁将寒。

但有杯中物,不愧箪瓢颜。一觞复一咏,明月窥禅关。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