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 807篇诗文
漆园游濠梁,得意鯈鱼乐。渊明爱吾庐,感彼众鸟托。
两贤俱达道,妙处要商略。夫子谁与归,潜也如可作。
柴桑久无人,兹道竟寥落。颇能诵其诗,尚友亦不恶。
世路多艰险,君轩可槃礴。但恐君出游,萧朱绶若若。
亘初一点,莹如如、无相无形无质。不荡不摇常正定,直是断踪绝迹。
变化无方,显微无间,妙理应难测。为伊言破,屏除缘虑尘识。
放教方寸虚澄,里头宁贴,方见真端的。三五混融心月皎,照破本元来历。
烁烁圆明,如如不动,运化无休息。静中拈出,蟾光烁破无极。
(1045—1106)建州浦城人,徙居苏州,字端叔。神宗熙宁三年进士。调临川尉,移知寿春。进所著《孟子解义》,除应天府国子监教授,改著作佐郎。元丰中知山阴县,监左藏北库。哲宗朝通判宿州,复除开封府提举常平等事。徽宗即位,知虔州。崇宁初为都官郎中,时立元祐党籍,乃上言元祐臣僚因国事获罪,不应刻名著籍,禁锢子孙。坐忤宰相曾布,降官知泰州。后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