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伯成学士垂访以病中新浴不克见走书二短篇

宋代强至

时情逐势饵边鱼,贫病由来俗易疏。
何事太丘直有道,炎天问病到贫居。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婆罗门引 亦名菊潭秋

金朝元好问

商於六里,野塘千古□烟霞。灵苗郁郁无涯,荡青冥风露,金素发清华。散霜丛弥岸,月影明沙。仙经浪夸。种瑶草、养铅砂。争信琼杯芳荐,药镜黄芽。秋香晚节,也分到、山中宰相家。休更羡、刘阮桃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曾运使 其三

宋代释慧空

我梦玉山架茅竹,清溪溅溅路回回。丘山便是庞公宅,老倒扶筇日日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任山有归冈州

宋代何绛

弹琴送归客,草草不成音。相见虽非远,终伤离别心。

鸟鸣朝树里,人立去帆阴。何以为今夕,閒庭月正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唐代李商隐

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
尚书文与武,战罢幕府开。君从渭南至,我自仙游来。
平昔苦南北,动成云雨乖。逮今两携手,对若床下鞋。
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我有苦寒调,君抱阳春才。
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我虽不能饮,君时醉如泥。
政静筹画简,退食多相携。扫掠走马路,整顿射雉翳。
春风二三月,柳密莺正啼。清河在门外,上与浮云齐。
欹冠调玉琴,弹作松风哀。又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
感激坐者泣,起视雁行低。翻忧龙山雪,却杂胡沙飞。
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上贴金捍拨,画为承露鸡。
君时卧掁触,劝客白玉杯。苦云年光疾,不饮将安归。
我赏此言是,因循未能谐。君言中圣人,坐卧莫我违。
榆荚乱不整,杨花飞相随。上有白日照,下有东风吹。
青楼有美人,颜色如玫瑰。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少年苦不久,顾慕良难哉。徒令真珠肶,裛入珊瑚腮。
君今且少安,听我苦吟诗。古诗何人作,老大徒伤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柳溪道院

唐代戴叔伦

溪上谁家掩竹扉,鸟啼浑似惜春晖。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閒居杂咏三十二首·孝

明代陈淳

孝以事其亲,斯须不离身。
始终惟爱敬,二者在书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钓台图歌赠马兰台山人

明代宋琬

九峻山人聊玩世,伏波将军之苗裔。家在渼陂紫阁间,孤情独与烟霞契。

弹筝叩缶本秦声,裂芰为衣皆楚制。儒冠误人几半生,秋风屡雪刘蕡涕。

长焚笔砚事丹青,泼墨吮毫称绝艺。横皴酷似黄大痴,细染还宗吴仲圭。

近代以来数文沈,嘉隆而后作者谁。山人工意不工似,匠心自出无专师。

卢龙山水颇不恶,韩家钓台尤最奇。一峰高入白云里,登楼坐见海沧湄。

游人欲绘每束手,譬如写照难须眉。一日坐我悠然堂,解衣䃲礴无人窥。

须臾图成挂诸壁,高岩邃谷光参差。瀩澹旋涡渔艇立,窈冥洞口烟萝垂。

主人韩生有狂癖,此台自尔高曾贻。见图再拜悲且喜,重之不啻商尊彝。

便买贞珉勒山侧,酹酒欲告山灵知。山人此别欲何往,赠汝一枝筇竹杖。

避世宜从麋鹿群,结庐高卧仙人掌。宁恤床头妻子饥,要令胸中丘壑长。

我今持节越王城,兰渚剡溪恣偃仰。预拂霜绡以待君,一挥欲使群山响。

记取雪深一丈时,山人须鼓山阴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友卿鸾箫集 其四

清代丘逢甲

庶常旧馆今非昔,惆怅先朝旧侍臣。依旧箫声依旧月,乘鸾来看海扬尘。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