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唐代李商隐

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
尚书文与武,战罢幕府开。君从渭南至,我自仙游来。
平昔苦南北,动成云雨乖。逮今两携手,对若床下鞋。
夜归碣石馆,朝上黄金台。我有苦寒调,君抱阳春才。
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我虽不能饮,君时醉如泥。
政静筹画简,退食多相携。扫掠走马路,整顿射雉翳。
春风二三月,柳密莺正啼。清河在门外,上与浮云齐。
欹冠调玉琴,弹作松风哀。又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
感激坐者泣,起视雁行低。翻忧龙山雪,却杂胡沙飞。
仲容铜琵琶,项直声凄凄。上贴金捍拨,画为承露鸡。
君时卧掁触,劝客白玉杯。苦云年光疾,不饮将安归。
我赏此言是,因循未能谐。君言中圣人,坐卧莫我违。
榆荚乱不整,杨花飞相随。上有白日照,下有东风吹。
青楼有美人,颜色如玫瑰。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少年苦不久,顾慕良难哉。徒令真珠肶,裛入珊瑚腮。
君今且少安,听我苦吟诗。古诗何人作,老大徒伤悲。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三首 其二

明代宋琬

柳暗柴门,苔深竹径,芍药初红。羡烟霞高卧,结庐水曲,鹿麋为伴,避世墙东。

女子知名,儿童拍手,笑指韩康药满笼。吾何幸,向绳床井灶,正日相从。

朝来睡起初慵,恰神女飞来第几峰。看博山炉底,双眠翡翠,绿纱窗外,并蒂芙蓉。

我辈钟情,温柔堪老,鹤似精神玉似容。催妆赋,校陈琳檄草,立愈头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参同契

唐代齐己

堪笑修仙侣,烧金觅大还。不知消息火,只在寂寥关。
鬓白炉中术,魂飞海上山。悲哉五千字,无用在人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资政富公再以近诗见寄

宋代韩琦

惟公之所存,致后协二典。当入相天子,贤业遂大展。

万类随坯陶,四时无盭舛。如保守一藩,疢甚斥和扁。

遂令康济功,郁抑未恢显。寄怀吟咏间,唯以道自遣。

公才如河源,浑浑日东演。洪涛奔巨海,万里纵倾卷。

小哉西北流,孰可议深浅。公思如天匠,春物归裁剸。

珍丛与奇葩,万态极婉娈。一一得天真,仿象困雕剪。

河源无时穷,天匠非世辨。湖为每成编,遂以贶罢软。

裸壤本无知,安足道文冕。俚耳固不通,乌用奏姑洗。

我实知公心,爱我久益腆。诱我进学勤,要在纳诸善。

我素荷公德,公教不敢践。讽诵复宗师,夙夜以自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来二首 其一

明代王永吉

泉明抚松菊,薇蕨在西山。流水复何住,浮云空自还。

浩然悲落叶,隐矣怅衰颜。昨遇一缁叟,钟声夕照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万杉寺途中即目

清代夏敬颜

窄径出丛碧,迤逦渐旷原。山田高复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结庵屋,清流抱柴门。门前荫桑柘,屋后罗鸡豚。

山家禾黍熟,想见风俗敦。比邻无嫌猜,相对生春温。

得非桃花源,无乃朱陈村。诛茅傥终遂,试与荷筱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元夕次韵答张谏议

宋代晏殊

歌吹欢娱夕,衡门可属垣。
九城寒漏彻,三市实灯繁。
酒想嵇山醉,诗惭谢乐翻。
如容陪后乘,那避八驺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三 呈景仁

宋代司马光

剑山中断融为川,清江双流郁回旋。沟塍阡陌粲如绣,香粳紫芋皆良田。

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衮衮生英贤。朝家文明所及远,于今台阁尤蝉联。

猎缨鸣佩走声望,出入金马如云烟。奈何应辰独壈坎,华发未得离宾筵。

玙璠悬黎已为宝,结绿岂得偏弃捐。愿君弹冠自重惜,邑人行诵子虚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邯郸道上书所见

元代陈泰

马珑珑,车碌碌,古道茫茫沙扑扑。帽翻翻,袖速速,丁丁零零西番经,轧轧刺刺塞外曲。

西番经,无人听,忽闻马上琵琶声,乌纱鬒发双娉婷。

控以黄金勒,坐以紫文茵。有时唤驴儿,玉色微生嗔。

东风日暮邯郸尘,去去共踏长安春。往来只在都门下,可笑相逢不识君。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