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篇诗文桂公年老才华盛,远作会昌州学正。会昌僻在江西隅,古来地热不可居。
居民年来家有井,泄尽瘴烟无疾病。长江水碧风不波,双橹夜发声如鹅。
横经伐鼓高堂上,老幼相携来听讲。春秋祭祀黍稷香,钟镛琴瑟鸣锵锵。
先王典礼公所秉,努力念之垂永臧。
吾党有一士,结茅岘山麓。庭前罗异卉,屋后绕脩竹。
托迹在岩丘,结交尽麋鹿。水石同弟昆,农桑课童仆。
时为梁父吟,閒取离骚读。服食惯参苓,往来狎绮角。
能忘朝市喧,不与世情逐。谁知锦水滨,却有愚公谷。
朴被时一来,同抱孤云宿。
凤野三阳转,燕山二月时。韶光明似锦,新草细于丝。
羃䍥王孙萦别绪,微茫游子动乡思。乡思别绪何超忽,使星驿骑明朝发。
屈指长亭复短亭,马蹄到处自青青。輶轩直入将军幕,谈笑能空老上庭。
边庭不似长安陌,草芽欲茁寒难坼。望塞云深稍变黄,近关沙远翻为白。
去岁严冬草尽枯,三军庚癸夜传呼。转饷有人将雨露,枕戈谁复怨靡芜。
清明渐近新烟起,士饱马腾共欣喜。辕门吹角宴嘉宾,草色侵阶簇绣茵。
已向北门承驻节,还随南国送归人。归人归兴更萧萧,庾岭山高粤水遥。
行盖浮青牵弱带,征袍摇绿上轻绡。弃繻休问当关吏,题柱重过旧日桥。
关前桥畔山斋路,莺啼燕乳知春暮。曲水流杯似有情,落花点草应无数。
社老争分陆买金,里儿近识张骞辂。山中桂树漫留连,回首长安在日边。
都门草绿遥迎客,仙署兰香已隔年。独有羁人归未得,春风送别片心悬。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