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却交师送菊

元代韩奕

重重花叶镜光中,在子还如在我同。
万朵寒香方丈室,不曾零落似霜风。

韩奕

(1269—1318)元绍兴路萧山人,徙钱塘,字仲山。武宗至大元年授杭州人匠副提举。迁江浙财赋副总管。仁宗延祐四年进总管。► 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唐代司马承祯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自作真赞 其四

宋代释守卓

南海之滨,兔生两角。幕阜之顶,硗硗确确。从十年游,脚跟皴剥。

讨甚机锋,七错八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太朴良友对何仙舟读书山中见怀之作

宋代虞集

得谢荷休泽,消摇在岩阿。结庐庇风雨,樊圃搴藤萝。

塞坐古人书,日夕犹咏歌。追念少壮日,玩愒亦已多。

兢兢事补塞,奈此迟暮何。美人百里内,邈若隔山河。

兴怀贻好音,缊藉三春花。报言慎芳岁,卷石崇巍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开元宫王眉叟真人

元代吴景奎

紫诰银章下浙江,群仙遥引散花幢。锦云缭绕开丹室,珠树玲珑见碧窗。

弄月吹笙秋鹤只,朝天飞舄晓凫双。朝来阿母蟠桃熟,丞相堂前醉玉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效阴铿安乐宫体十首 其三 清暑殿

明代胡应麟

曲榭生风蚤,层窗漏日迟。冰山围巀嵲,雪巘架逶迤。

石甃长秋井,泉疏太液池。御舟三翼泛,宫扇七轮驰。

莫漫酣吴酒,轻言狎翠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答于鳞四首 其三

明代王世贞

马首杨花吹暮春,鸿边尺素迥伤神。飞扬跋扈当年事,历落崎嵚我辈人。

不辨淄渑中自解,即论泾渭向谁伸。烦君试看燕京态,汲黯那能社稷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故居三首 其三

清代林朝崧

枯荷聚秋声,西风来何骤。回归曾几时,月圆惊已又。

抚事多慨伤,泪落满衣袖。为人驱烦忧,有味是醇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傅相公与家兄梅花酬唱许缀末篇再赐新诗…伏惟采览

唐代徐锴

重叹梅花落,非关塞笛悲。论文叨接萼,末曲愧吹篪。
枝逐清风动,香因白雪知。陶钧敷左悌,更赋邵公诗。

韩奕

(1269—1318)元绍兴路萧山人,徙钱塘,字仲山。武宗至大元年授杭州人匠副提举。迁江浙财赋副总管。仁宗延祐四年进总管。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