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一

宋代史浩

浮名两角竞蜗牛,举世谁人肯罢休。鼻祖独能轻汉魏,耳孙宁不慕羊求。

似闻竹外三家市,犹占溪头十里秋。安得枯藤破烟暝,细寻佳处赋清幽。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6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两汉王逸

他年馆阁同游处,荣路方踪继二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酬郭子功行次新林见寄

宋代黄履

感君故意长,赴我同襟期。愧无芳兰美,叨沐清风吹。

舒文振颓波,岁莫起我思。大鹏息六月,饮啄宜天池。

如何偕鹪鹩,深林安一枝。固穷颜如丹,欲老头未丝。

元凯承华勋,正值休明时。脱身事幽讨,徒使余心悲。

况当雪纷纷,更得新林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夏斋中杂题三首 其二

元代柳贯

经月始一出,移时还小劳。生涯依马磨,力作问蚕缲。

藤刺青阴密,楸花紫艳高。雨晴看烂漫,草径莫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率性大涤十咏

元代张雨

怪石蜿蜒驱不动,自从开辟镇重坤。雨声多在南山殷,云气都令白昼昏。

百尺潜虬窥海眼,一杯流水浸松根。有时急□天符下,故遣灵人夜叩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夜方胥成过访

明代于慎行

玄云结重阴,北风凄且寒。端居寡言宴,惜此芳岁阑。

客从远方来,入门正其冠。解装出所有,赠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叹。华镫列堂隅,酌醴羞盘餐。

片言意气合,昵若平生驩。风雅久沦替,学海多狂澜。

众目徒荧荧,谁为旷古观。问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时俗贱文史,世事多艰难。勉哉树芳轨,荣名不可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申孟冬韩孟郁年兄游罗浮归携诸词客过访留宿紫烟楼赋

明代邓云霄

满袖烟霞称壮游,飞来仙舄自罗浮。雄谈客诧陈惊座,丽句人传赵倚楼。

语罢虚檐低北斗,梦回高榻在南州。十年离索逢今夕,远胜山阴半夜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霁

明代陈良珍

无心閒杖屦,燕坐俯林丘。篱落时经雨,山河半入秋。

高云薄古木,残暑送江楼。处处烟村里,风蝉急暮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春二首 其二

宋代郭祥正

盎盎酒杯绿,披披花萼笑。虽无同心客,幸有白日照。

趋时性已拙,悲歌声不妙。素发未能归,猿鸟应相诮。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