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龙岩 其三

宋代蒲宗孟

人言道士隐深山,九炼丹成去不还。乳溜滴成华盖座,犹疑真相在岩间。

蒲宗孟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 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一月五日暂往西张

金朝元好问

城隈细路入沙汀,絮帽冲风日再经。岁歉村虚更荒恶,穷冬人影亦伶俜。

林烟漠漠鸦边暗,山骨棱棱雪外青。四十年来此寒苦,冻吟犹记陇关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茅山何道士

唐代陆龟蒙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逾玄。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蜂供和饵蜜,人寄买溪钱。紫燕长巢硐,青龟忽上莲。
箧藏征隐诏,囊佩摄生篇。圃暖芝台秀,岩春乳管圆。
池栖子孙鹤,堂宿弟兄仙。幸阅灵书次,心期赐一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家书南京偶题书缄

明代霍与瑕

年年天北递离忧,此日城西思倍愁。正拟封书凭雁翼,又逢挝鼓竞龙舟。

乔椿锁翠皆无恙,棣萼舒红亦寡俦。一报安宁一惆怅,漫将情绪咽歌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哀桂孙十绝 其十

明代黄锦

老氏观白骨,庄生说浸假。俛仰同一丘,谁是长年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粮宪霞湄终养归山东

明代释今无

道赡天府计无虚,诗诵南陔思有馀。清献又携千岁鹤,都门重见二疏书。

白云影覆沧洲近,丹叶枫留召荫迂。几度挹君今送别,闲僧心亦羡高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雪鹤生诗韵二首 其二

元代张昱

雄鸠鸣雁即天涯,未觉蓝桥去路赊。夜枕不迷蝴蝶梦,春衫深染石榴花。

千钟纵意伯伦酒,七椀清心谏议茶。错向墙头窥宋玉,风光元在鲁东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清献小像

元代张昱

当时仰望公,画笔开生面。之官惟琴鹤,千载赵清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暮春偶题七首 其二

清代林朝崧

棋局高低百顷田,青青一片带朝烟。不应饥死东方朔,已觉丰年在眼前。

蒲宗孟

  蒲宗孟(1022-1088年),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西南)人。仁宗皇祐五年(1053)进士(《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蒲左丞集》),调夔州观察推官。治平年间,发生了水灾和地震。蒲宗孟上书斥责朝中的大臣,后宫和宦官。神宗熙宁元年(1068)召试学士院,为馆阁校勘。六年,进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六),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转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丰六年(1083),出知汝州,加资政殿学士,徙亳、扬、杭、郓州。哲宗元祐三年(1088),御史劾在郓为政惨酷,夺职知虢州(同上书卷四二七)。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