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粮宪霞湄终养归山东

明代释今无

道赡天府计无虚,诗诵南陔思有馀。清献又携千岁鹤,都门重见二疏书。

白云影覆沧洲近,丹叶枫留召荫迂。几度挹君今送别,闲僧心亦羡高车。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茶歌

宋代白玉蟾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
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
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
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碾边飞絮捲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
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蟹眼已没鱼眼浮,垚垚松声送风雨。
定州红玉琢花甆,瑞雪满瓯浮白乳。
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
两腋飕飕毛竅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
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
文天范公对茶笑,纱帽龙头煎石铫。
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
东坡深得煎水法,酒阑往往觅一呷。
赵州梦里见南泉,爱结焚香瀹茗缘。
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
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
天炉地鼎依时节,炼作黄芽烹白雪。
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周彦约壶斋

宋代汪藻

化人谒帝游清都,俯视宫室如积苏。那知神仙隐朝市,云窗雾阁在一壶。

古来志士守环堵,宅弥万里乾坤俱。君今官冷百僚底,世人未识文于菟。

故营容膝尺度足,卷藏风月吞江湖。客卿笔墨共游戏,维摩床坐同跏趺。

钩帘终日屏尘事,卧听秋雨鸣菰蒲。伊余想像未得往,一读妙语清而腴。

遥知坐稳肉生髀,满壁但挂归来图。功名富贵会相迫,恐此骨相山林无。

平泉绿野看他日,莫忘筑室愚溪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陵春 寄乐亭刘嗣昌

金朝王丹桂

道念精诚闻已久,皆昌宿生因。何日相陪愿结邻。挑剔出迷津。自在逍遥随分过,兀兀养天真。火里莲开日转新。永永占长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友人郭房陵 其二

明代金幼孜

数从马首问平安,远道怀人有万端。白首鲸川归未得,谁知为客独艰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誉楼宴集

明代符锡

燕誉楼开武水滨,危拦十二对通津。桥头车马时时竞,城上烟云日日新。

山逗岚光来几席,风含芳润袭衣巾。凭高几度情何极,更上芙蓉望北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四 梁郡守海石

明代王渐逵

梁伯有醇质,标格称大雅。白鹿恣遨游,五老对潇洒。

阳春变高调,顿觉知者寡。云衢切天阍,羡尔行空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书

清代高鼎

高楼人去碧天长,点点帆迎落日黄。敢冀舟中逢谢尚,漫劳市上识韩康。

丧家毕竟非秦赘,悯世何曾是楚狂。二十年来尤守拙,白云沧海总茫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

宋代向滈

三分春色二分休,是处红稀绿已稠。
芳草池塘空有思,落花亭馆不胜愁。
人情似昔犹难合,身世如今岂易谋。
若欲忘忧须是酒,醉乡安稳胜封侯。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