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三砺十首 其四

宋代郑思肖

苍苍南山松,特立孤峰巅。身此至正气,性于太初前。

流泉近灵物,鬼饮之亦仙。况抱长生宝,永荫娑婆天。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4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李叔介挽杨参政

唐代王质

运泰风云合,名高泰华秋。杓衡方北指,江汉已东流。

寡祐良臣死,钟情志士忧。惊心波浪里,不见济川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内二首 其一

明代张家玉

闺中昨日起离愁,杨柳青青送客舟。今夕凄凉又何处,半帆烟雨楚江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过竹堂

明代文徵明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墨妙堂

宋代程公许

断石残碑聚一堂,螭蟠凤舞费平章。
颜苏喜得初平侣,名节知无愧范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崦

宋代方岳

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程鹏翼赴山东运司经历

元代柯九思

齐人富国书犹在,煮海为盐属县官。
千灶飘烟云树湿,万盘凝雪浪花干。
西曹儒雅声华旧,东郡司存礼数宽。
谈笑云霞公事了,大明湖上凭阑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悼王壶父

元代凌云翰

行藏多寄一壶中,枕上功名觉后空。长吉诗多鬼仙气,宗师文有古人风。

笙悲夜月伤归鹤,弦绝春冰怨去鸿。飞舄不知何处所,芙蓉城阙暮云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

唐代皎然

鲁公邀省客,贫寺人过少。锦帐惟野花,竹屏有窗筱。
朝行石色净,夜听泉声小。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
超遥长路首,怅望空林杪。离思从此生,还将此心了。
郑思肖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