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过竹堂

明代文徵明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80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唐代许景先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
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
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郊云驻旌羽,边吹引金钲。
训旅方称德,安人更克贞。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陈陶

唐代张乔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陇树即堪攀。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二首 其一

宋代戴炳

幽栖得真趣,隙地巧经营。花竹有和气,林园无俗情。

带经休树影,抱瓮俯池清。我亦甘肥遁,相从乐此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陵庙和宋欧阳韵

明代田登

晓泊夷陵舟,停桡问楚俗。叉牙石露锋,葱苍岩放木。

棹歌渔唱隔江闻,江岭嵯峨庙有神。草遮回磴峰回路,过者乞灵自来去。

忆昔佐禹立神功,世代相传碑有故。高峰俯瞰儿孙嶂,举头惟有天在上。

一水奔雷绿绕春,两山刺天青入望。巅崖遗迹似全牛,世牛不全空令愁。

登高长啸暮山隐,风雨潇潇江上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兔山庵

宋代俞德邻

清江田舍已悠悠,谩结茅茨傍小丘。月冷雪窗迷扑握,山连烟草叫軥辀。

了知世事同槐蚁,何有机心到海鸥。却笑东坡老居士,一生随处贾胡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头颅四十月感

宋代项安世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
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
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
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迩英阁前槐后竹双槐极高而柯叶拂地状如龙蛇或谓之凤尾槐

宋代曾肇

凤尾扶疏槐影寒,龙吟萧瑟竹声乾。汉皇恭默尊儒学,不似公孙见不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陈仁先

清代俞明震

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

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上粘乾叶花,枝枝有题记。

笑指枯目僧,谓是花中意。觉来浑不解,清境倏已逝。

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