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水帘岩

宋代梅尧臣

春山时独往,榛秽旋芟斸。
飞泉蔽幽岩,杳蔼疏朝旭。
光垂白龙髯,鸣漱寒潭玉。
半壁生昼寒,阴草润秋绿。
穿藤出溪口,流沫萦山足。
莫遣吏人来,方歌白云曲。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砚歌

宋代单人耘

昔我徘徊深巷北,买此端溪一片石。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参能透,子可图。

勉吾子,莫负吾。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落

南北朝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寒风 一作:风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览镜二首 其一

明代张元凯

匣中有古镜,清光如明月。昔照我朱颜,今照我白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次石邦彦修撰韵

明代王缜

天时人事逐年新,说到几微认未真。人向中星占泰运,天教北斗散阳春。

椒盘味淡频移玉,花信风轻不动尘。朝罢从容归谏院,许身犹自愧腰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月吟赠两湖黄都督北归 其二

明代霍与瑕

浔州山阁外,一见识英奇。兵法传司马,军心乐子仪。

等威隆外阃,声望震边夷。看看麒麟上,腰间未止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母瑶池图为宁波李纪题

明代钟芳

雪点头颅云作衣,每凭青鸟下瑶池。石城金室春何限,都入萱堂献寿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

宋代宋祁

阴霞袭晓混层晖,雨势连天泱泱垂。
泼火正投寒食日,催耕并及杏花时。
波生客浦扬舲远,润逼宵挝作掺迟。
把酒命宾聊一笑,吾农喜罢及吾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开元寺吊古歌

清代林占梅

君不见钱武肃王镇吴越,知命举家朝宋阙。由来一国无二君,卧侧岂容鼾声发。

当年郑氏踞东瀛,建牙赐姓剧威名。兵穷鹭屿雄心丧,战捷鲲身霸业成。

带甲称戈据穷岛,居然倔强比田横。时方壮盛三十九,气冲牛斗辟鲲鲸。

定是天心厌祸乱,故蹙其年致太平。喧传一夜将星坠,编氓僚吏齐倾泪。

嗟哉子经事豪奢,监国藩臣直儿戏。无常出没继孙恩,徙民失业咸受累。

误将扼要托健儿,七府功成旋复弃。金瓯多缺力难完,日游别墅强偷安。

传位克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