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597篇诗文
客有宋逸清,瘦劲如立鹤。醉唱青天歌,势欲上寥廓。
迩来绝荤饮,语我以静乐。俯仰天地间,相期在林壑。
朝看沙草青,暮叹岩花落。人生几何时,朱颜不如昨。
行当启瑶坛,分我九还药。
素秋送馀晷,深山饶伏奇。贾勇若无先,独造中所私。
纳云穿奇搆,画石置清漪。天规隐䆗窱,壑舟入逶迤。
拊足唱高音,泠泠逗幽崖。脩干吐潜虬,舞蛟出惊枝。
昔贤歌琼树,今我复来兹。俯仰千秋意,泫然令心悲。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