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粤王台怀古

清代廖燕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注释

粤王台:即越王台,赵佗所建。秦亡,赵伦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赵佗又自立为南越武帝。汉文帝时,赵佗接受汉使陆贾的劝告,上书称臣。
粤峤:峤(qiáo),尖而高的山。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
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
东南半壁,即东南的半壁山河,此指岭南。这句说,(登台远望)东南半壁山河全部展现在眼前。
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这句说,命远注定要归刘邦得占王业,统一天下。
人:指赵佗;炎方,南方。这句说,赵佗崛起于南方,也显示出有称霸一方的才能。
“日月”句:这句说,

创作背景

  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或1748年春。

  

参考资料:

廖燕

廖燕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 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江

明代释函是

停舟烟树白,沽酒对寒江。古驿无嘶马,孤村有吠尨。

近坟埋土垒,远火暗山窗。谁复能同此,栖芦雁一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不见

唐代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

宋代胡仲参

愁坐黄昏掩客扉,风翻霜叶满庭飞。
孤灯挑到寒更尽,犹有行人带雨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朝

明代杨荣

禁城初听晓钟声,天仗森严簇绣楹。风引御炉香雾远,云开仙掌日华明。

班联冠佩瞻龙衮,乐奏箫韶叶凤鸣。圣主正当垂拱日,万方鼓舞乐升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徐翼所年伯素履图说十二首 其五 持节平番

明代曹于汴

曾闻南方强,情与北方异。吾不虐其人,渠亦不为祟。

贪将故生衅,馘杀自网利。一札平番书,千里免兵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婺源环溪程氏一乐堂

明代程敏政

堂上何人专一乐,华扁浓书照林壑。再世弥甥得考亭,千年谱系通伊洛。

家学渊源有自来,固应子弟非凡材。三时不违甘旨入,连枝有合荆花开。

此意宁知轩冕重,家政成时亦堪颂。静阅遗编师古人,前有君陈后张仲。

五岭巍巍高入天,婺水汨汨东成川。故家想像三叹息,因风为赋名堂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一

清代吴伟业

扬州明月杜陵花,夹道香尘迎丽华。旧宅江都飞燕井,新侯关内武安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 其二

清代祝廷华

不佞好事者,未饮心已醉。既醉益欢然,乐事思求备。

好花不常开,开时须作记。好月不常圆,圆时须快意。

吾侪素心人,品学求纯粹。难得苔同岑,香草江干萃。

行乐须及时,叮咛已再四。聚散恐不常,即席重提议。

廖燕

廖燕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