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或1748年春。
参考资料: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
► 4篇诗文堂上何人专一乐,华扁浓书照林壑。再世弥甥得考亭,千年谱系通伊洛。
家学渊源有自来,固应子弟非凡材。三时不违甘旨入,连枝有合荆花开。
此意宁知轩冕重,家政成时亦堪颂。静阅遗编师古人,前有君陈后张仲。
五岭巍巍高入天,婺水汨汨东成川。故家想像三叹息,因风为赋名堂篇。
不佞好事者,未饮心已醉。既醉益欢然,乐事思求备。
好花不常开,开时须作记。好月不常圆,圆时须快意。
吾侪素心人,品学求纯粹。难得苔同岑,香草江干萃。
行乐须及时,叮咛已再四。聚散恐不常,即席重提议。
廖燕(公元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待道光年间,阮元主修《广东通志》,其集已难寻觅。他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