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 其二

清代祝廷华

不佞好事者,未饮心已醉。既醉益欢然,乐事思求备。

好花不常开,开时须作记。好月不常圆,圆时须快意。

吾侪素心人,品学求纯粹。难得苔同岑,香草江干萃。

行乐须及时,叮咛已再四。聚散恐不常,即席重提议。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3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源行

宋代王淮

武陵十里桃花水,遥接仙家洞天里。桃花不隐洞中春,引得渔郎来问津。

洞中墙屋开村落,石田沙田足耕凿。阴连绿树昼昏昏,鸣鸡吠犬东西门。

渔郎相见惊相语,共问今朝是谁主。秦家虐㷔逐飞烟,司马独主江南天。

尊前论罢长叹息,醉掩松窗卧苔石。明朝出洞归故乡,回首万壑云茫茫。

山中此景知无有,千载词人说盈口。我欲携书上钓船,洞口去觅桃花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逢漳州崔使君北归

唐代张蠙

在郡多殊称,无人不望回。离城携客去,度岭担猿来。
障写经冬蕊,瓶缄落暑梅。长安有归宅,归见锁青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豆叶黄

宋代张元干

疏枝冷蕊忽惊春。一点芳心入鬓云。风韵情知似玉人。笑迎门。香暖红炉酒未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客馆行药至乌衣巷转至秦淮青溪上一首

明代黄省曾

秋草延回陌,寒波流古溪。往时歌舞地,竹树使人迷。

漠漠新烟泛,关关幽鸟啼。钟山遥望里,佳气满金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道院秋夕

明代谢榛

秋河一带月光团,露坐空除夜欲阑。
却讶西楼降仙子,玉笙吹彻万家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 其二 题郭起庭盆柏图

清代朱祖谋

柏因社冷,郁虬枝犹结,蓊厓昔梦。厚地高天无著处,来作閒堂清供。

大谷霜姿,平泉珠实,伟质宜梁栋。杜陵一喟,古来才大难用。

珍重此叟支离,托根咫尺,一样巢鸾凤。柯叶四时长不改,未要东皇矜宠。

五粒松蟠,双甀梅格,岁晚寒交共。满堂动色,河阳有笔天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秋二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南国初凉日,东吴欲尽头。露荷幽馥晓,云日澹光秋。

也爱西风爽,其如半老休。蝉声与蛩响,计会两催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长冈亭呈德升大光

宋代陈与义

久客不忘归,如头垢思沐。
身行江海滨,梦绕嵩少麓。
马何预得失,鵩何了淹速。
匣中三尺水,瘴雨生新绿。
胡为古驿中,坐听风吟木。
既非还吴张,亦异赴洛陆。
两公茂名实,自是宜鼎轴。
发发不可迟,帝言频郁穆。

祝廷华

字丹卿,号颜丞,出身望族,十九岁中秀才,光绪廿八年中举,翌年登进士。选为吏部文选主事。目睹清廷腐败,以祖母病乞归。任江阴劝学所所长,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实业事业。大力发展城乡教育。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分部部长。民国十三年,发起成立陶社,刊印江上诗钞、先哲遗书二十馀种。为传承与发展文化作出了贡献。沦陷时期,日伪威胁利诱,主持维持会,均遭其严词拒绝。民国廿八年卒。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