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清代刘鹗

风高海水化为石,天迥野云俱是冰。访戴何人复乘兴?平吴当日孰先登?

清和月影明无奈,寒入梅花瘦不胜。大地无尘车马寂,晓来胸次尚澄澄。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

唐代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馀。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喷玉泉

唐代赵嘏

平生半为山淹留,马上欲去还回头。
两京尘路一双鬓,不见玉泉千万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安次山挽词 其二

宋代沈与求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月旦日

宋代李之仪

睡馀落莫肘难支,节物依然我自衰。已悟龙蛇终不爽,何须龟筴强稽疑。

孤怀佛语虽能遣,归路佳人已叹迟。共吊沉湘无数日,却嗟轻负习家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次韵呈章守

宋代陈造

吾儒交贺得宗师,片善盱衡置百非。
小驻锋车宣室召,时观谭麈頖宫挥。
诗坛已许公馀论,邻烛何曾靳寸辉。
此意急须笺阿衮,不因鱼稻久忘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晚书事

宋代文同

倚杖立亭皋,寒威向晓豪。
雪乾山色老,风烈树声高。
残日千鸦舞,孤云一雁号。
自然成感物,不觉首重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汪水云诗后

宋代文天祥

南风之薰兮琴无弦,北风其凉兮诗无传。
云之汉兮水之渊,佳哉斯人兮水云之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宿贵义岭下是夜无月

元代洪焱祖

乱山深处过中秋,只有风湍拍石头。赖是今宵无月色,若令月出转添愁。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