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徐伯高

清代刘鹗

共宦关南三见秋,相看政好又韶州。故家乔木今千载,碧嶂清江第一流。

案牍暇时仍阅史,江山佳处更登楼。如今刀笔皆为相,好取功名趁黑头。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都台黄门诸先生寄赠倡和严韵见示敢窃效颦并希呈正二首 其一

明代陈繗

名公两地各停骖,越岭东头海峤南。君命远传皆不辱,夷心柔服总能堪。

吟间风月情如一,天上台星应兆三。共整峨冠登宰辅,唐虞治理日高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四首 其二

明代董纪

海上蓬莱识未真,楼船一去竟迷津。仙家自有长生药,尘世元无不死人。

西苑年年花落尽,北邙日日冢添新。春衫可典何须靳,莫负渊明漉酒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蟠桃行

明代卢龙云

春风桃花千万树,几日飘零逐春去。四月枝头实正圆,频经采摘知何处。

别有兹桃种最佳,灵根久托在仙家。栽培不染尘寰土,枝干时披阆苑霞。

开花结实三千岁,应候经期长不改。筠笼相赠罕致之,时向瑶池宴里在。

东方小儿岂不良,惯饮金盘玉屑浆。三过桃林采其实,寘之怀袖托天香。

慇勤为谢西王母,彼是人间大隐侣。天上何年失岁星,流作金门陆沉者。

后来桃熟好相招,免向林园更复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阳台 其一 上巳日紫帆同次香、敦甫江岸踏青,赋此调寄余古欢阁,即用原韵答之

清代易顺鼎

寺顶鹃红,湖唇鸭绿,惊心此日重三。瘴国山多,层层裹碧如蚕。

十年几赋燕台句,早箫街别味慵谙。怎春深、惯试离悰,水北花南。

柔波照影词仙六,正蘋香夹坐,松吹分谈。有个愁人,鹦林扫地差堪。

自怜不为听钟到,把禅天风信来探。两边情、鸥雨跳沙,蜑月飞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和

宋代胡寅

剑峰犀利拙优伶,果听淮南奏凯声。
阴翳便随朝雪尽,东风还放晓光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凉寺送王彦鲁

宋代王安石

空怀谁与论,梦境偶相值。
莫将漱流齿,欲挂功名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颂古七首 其二

元代明本

白玉琢成西子骨,黄金铸就伍员心。莲宫人醉歌声咽,月落吴江泪满襟。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